2024年工作完成如何?2025年工作怎样部署?在人民城市理念提出5周年之际,闵行区“两会”召开之前,12月5日上午,闵行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华文主持座谈会,专题听取原四套班子老领导对《闵行区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的意见建议。副区长谭瑞琮等领导出席。
陈华文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参加专题座谈会的各位老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诚邀各位老领导帮助区政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政府工作报告》,并对闵行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谭瑞琮通报了《政府工作报告》起草情况和主要框架,介绍了2024年工作成果、2025年主要任务和全面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情况。
2024年,闵行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回稳向好,发展活力加快释放,发展动能稳步增强,发展质效不断提升,发展成果更加惠民,完成了区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闵行区将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继续把“一南一北”战略作为闵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和强化“四大功能”的重要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精心谋划“十五五”发展蓝图,加快建成创新开放、生态人文、宜居安居现代化主城区。
在听取了通报后,各位老领导对区政府在2024年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迎难而上、乘势而为、逆势而进,在五个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感到特别的骄傲;为区政府2025年在八个方面制定的工作任务,奋力开创闵行建设发展新局面感到无比的振奋。
在肯定工作的同时,老领导们表示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回信精神,积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躬身到人民城市实践中,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围绕报告起草、政府工作、未来发展等方面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区委原副书记、区政府原区长王洪泉:在城市建设和设施养护上要量力而行,不能超出财力许可;要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加大扶持支持力度,服务上让他们感到温暖,企业发展其实也是双赢,促进了就业。
区政协原主席黄玉凤:目前闵行区还有一些“空壳”村,要通过政府支持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享受发展成果,让农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要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公平公正地对待民营企业,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建设项目中。
区政协原主席吴申耀:报告中个别词语表达要进一步推敲,要更接地气,让人大代表和老百姓能听懂,部分段落内容的定性和定量上要有所区分、不重复;举办购物节等要与明年经济形势结合,要有新的方面举措,鼓励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原区巡视员金士华:闵行的发展优势在制造业,要为制造业发展腾出空间,提供土地等资源,把制造业做强做大;招商引资要有载体,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邀请专业团队参与,同时要积极对接知名大学、实验室和科研机构,多引进项目,提高招商力度和质量;影院、商场、白领公寓等人员密集场所务必加强管理,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绝对安全。
区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庞峻:城市管理和建设能级要进一步提高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公共设施的日常维护要更加精细化,进一步提高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社区长者食堂是民生实事项目,也是居家养老的重要支撑,要确保餐饮质量不下滑,政府投入要体现成效,体现在老年人的感受度上。
区政协原副主席陈振华:2025年工作在乡村建设方面,要对保留村、农民集中居住地、农旅结合发展等内容作更详细的介绍;改建新建设施等要明确具体内容;政府协同高效、廉洁担当上要体现执行力、工作穿透力。
部分老领导因故未能出席座谈会,由区委老干部局专程送达《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专程听取意见建议,并在会上进行了转达:一是《政府工作报告》要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反映政府工作成绩,文风要更加亲民,更接地气;二是讲困难要多从闵行的实际出发,讲本区特有的困难情况;三是报告中涉及到的民生保障、实事项目等完成情况以及明年的计划进度等,表述上要更如实客观。
陈华文充分肯定、由衷感谢老领导们所提的意见建议,表示将在《政府工作报告》修改完善过程和区政府明年工作实践中采纳大家的真知灼见。他强调,各位老领导在推动闵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区委、区政府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精准精细做好各项老干部工作。真诚地希望各位老领导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一如既往地在闵行创新开放、生态人文、宜居安居现代化主城区建设中献智出力、发光发热。
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黄璐,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刘坚及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