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现场推进活动在浙江举行。
此前,浙江省已经将专利转化运用行动纳入2024年“8+4”经济政策体系,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举措,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联合科技、教育等六部门,出台了高校院所存量专利盘点方案,确定18所高校为重点盘点单位,覆盖全省所有设区市。截至3月18日,全省已完成4.6万件高校院所存量专利盘点工作,整体盘点率达50.4%,占全国总量的35.7%。
一直以来,高校和科研机构既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专利研发的引领者,也是专利转化运用的主要供给侧。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的行动目标。在专项行动方案中,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是4项重点任务之一。
“得益于此前与浙江大学的合作,去年,我们成功实现了系列高性能聚苯硫醚树脂的生产,解决了国内高端聚苯硫醚树脂相关‘卡脖子’难题。”浙江新和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该款专利产品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市场占有率位列国内第一、全球前列。
在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负责人看来,新和成与浙江大学积极联合,主攻硬科技,打破“卡脖子”问题,形成了产业亟需的高价值专利组合,提高了重点产业领域竞争优势,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专利转化运用的“浙江特色”。
据了解,浙江还特地筛选出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与省内产业适配度高的专利,建立了专利转化资源库。目前,专利转化资源库已涵盖13790件高价值专利。省知识产权部门从专利转化资源库中,根据专利质量、技术领域、产业化前景等因素,筛选了首批1365件重点推广专利,在活动现场推送至全省152个产业专利池,并联动“浙江企业在线”数字化应用,通过数据分析匹配推送至有潜在需求的678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建立专利评价反馈机制,为后续专利二次开发、专利产业化提供支撑。
活动期间,浙江省专利代理人协会正式发布了《产业组织专利池建设和管理指引》(T/ZJP1-2024),这是全国首个此类标准。
高校专利的转化运用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为此,浙江省还创新打造了高校专利转化金融服务超市,通过资本赋能,助力创新侧、产业侧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