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美不美,关键要看水。
“河还是那条河,过去黑臭难闻,现在水清岸绿。”这两年,家住总六塘河附近的程士军,一谈起河的变化,就会指着立在河边的河长公示牌说,“没有河长,哪来的碧波荡漾!”
作为“江苏生态大公园”的宿迁,自2017年起,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以下简称河湖长制),率先建成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体系,创新设立河湖警长制和乡贤护水,全力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总六塘河河长制经验在全国推广,创成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入选国家黑臭水体整治示范城市。
由于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显著,今年,宿迁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河湖长制工作激励市”,全省唯一、全国仅十家,成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生动样本。
“不是挂名,而是责任”
先行先试,蹚出河湖长履职新路子
水,是宿迁的灵魂。
宿迁地处淮河水系中游、沂沭泗水系下游,拥有洪泽湖、骆马湖两大湖泊、16条区域性以上河流、39座小型水库、2045条县乡河道、5655条村级河道,水域面积占全市国土总面积26%。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水污染问题日趋凸显,解决复杂的水问题,摆上了各级党委政府的案头。”市河长办主任、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先彦坦言,宿迁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这是独特的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但“也给水环境管理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017年元旦,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发出“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的号令。宿迁迅速行动,在全省率先召开全市河长大会,公布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总河长的全市河长湖长名单,吹响了全面推进河湖长制的号角。
建立了全覆盖的工作体系。纵向到底,在全省率先完成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体系构建,确保全市所有湖泊、河道、水库都有人管、有人治;横向到边,创新构建由水利、住建、生态环境等20余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副河长的联动体系;空间延伸,设立河湖警长,所有湖泊、河道都有公安部门负责同志担任河湖警长,开展河湖执法和案件查处工作。
健全了规范化的责任体系。创新推行河湖长述职制度,细化河湖长履职规范,出台河湖长制年度工作要点,推动河湖长巡河巡湖、会办交办,把“党政主导”落到实处。仅2019年,13名市级河长巡河89次,148名县区级河长巡河1143次。
制定了严格标准的考评体系。出台《河长湖长考核问责与激励制度》,规范考评机制,强化考评激励,促进河湖长责任落实。泗洪县将河长制落实情况纳入县委专项巡察范围。泗阳县评选不合格河长,由县纪委、监委进行约谈问责,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不管走到哪里,只要看到河湖污染问题,我们能现场解决的立即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按程序交办。”记者采访时发现,宿迁河湖长们已形成这样的共识:河湖长,不是挂名,而是责任。
“上下协同,左右发力”
系统治理,奏响河湖保护“大合唱”
水安则民安、水兴则城兴。
“河湖治理保护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宿迁长远发展。”副市长林小异认为,这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仅靠水利部门“单打独斗”肯定不行,需要多个部门协调联动。
基于此,宿迁加强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构建左右协调、上下联动的河湖长机制体系,从水利部门“势单力薄”变为多部门参与“合力治水”, 奏响了“上下协同,左右发力”的“大合唱”。
宿迁统筹谋划,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配套、全域修复、全域清流”理念,把山水林田湖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来考量,高标准编制排水系统优化、生态河湖治理、水系沟通三项规划,妥善处理治水与发展、水体与生态、水面与岸线的关系。
针对河湖功能定位、污染成因不同,认真研究分析水体污染原因与变化特征,对照整治目标合理确定整治措施,宿迁编制了“一河(湖)一策”治理方案,并实施重要河湖“体检”制度。
“通过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河湖进行‘体检’,能够系统掌握河湖存在问题,为科学治河提供可靠依据。”市水利局副局长张学武说,目前,18条市级河湖“体检”实现全覆盖,各县区重点河湖正在统筹推进。
为精塑河湖生态景观,宿迁全力打造“一河一策、一城一策、一地一策”和“生态示范镇、生态河道、模范河长”的省级、市级示范样本,在中心城区先后建成近20公里长的古黄河城市绿廊,完成京杭大运河城区段15公里整治,以马陵河为代表的黑臭水体整治经验在全国推广。
马陵河原是中心城区“臭”名远扬的“龙须沟”,经过新一轮综合整治和景观改造,马陵河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河水水质从最差水类达到景观水水类,变成了城水相融、人水和谐的生态河。
正是政府的坚强决心、财政的持续投入、科学合理的治水措施,使得河湖长制在宿迁得到全面落实。
行走在宿迁大地,沭阳县的河库沟塘越变越美,柴米河、淮沭新河生态廊道越织越密;泗阳县原本荒草丛生、垃圾飘浮的泗塘河河口,变成了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生态湿地;泗洪县水杉河1.8公里的黑臭水体,变为杨柳依依、绿植茂盛的风景带;宿豫区世纪河、顺兴河,宿城区徐洪河、西沙河的综合治理,为群众增添了一处处美丽的水上景致。
“合力攻坚,全员发动”
长效管护,绘就水清岸绿“幸福图”
解决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是河湖保护的重要使命。宿迁以推进河湖长制为切入点,合力攻坚推动河湖生态修复。
从2019年起,市委、市政府重拳出击,强力推进河湖“四乱”整治,在各级河湖长有力有效推进下,按时完成了水利部重点交办的48项河湖“四乱”整治任务。
与此同时,宿迁非法采砂歼灭战圆满收官,拆解非法采砂船599艘,打掉盗采团伙46个,使洪泽湖、骆马湖恢复往昔平静;黑臭水体持久战取得实效,完成22条黑臭水体整治,建成生态示范河道100条;退渔还湖总体战成效显著,完成围网养殖拆除面积18.36万亩,骆马湖及附属关联水域4.95万亩围网养殖全部拆除。
“推动河湖生态修复是河湖治理保护的重要内容,但河湖治理保护非一时之功、一日之力。”林小异表示,在落实常态化治理措施、夯实管护基础的同时,宿迁更着力健全系统化管护机制,确保真正实现河湖长治久安。
宿迁按年制定河湖长制工作要点,将河湖长工作项目化,积极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污水收处能力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六大行动,编排100多个工程类、管理类项目,引导各级河长以项目为抓手,力求治水实效。
更重要的是,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引导调动了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治水护水中来,真正形成全民参与治水、全民守护水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宿迁在全国创新开展乡贤义务护水工作,选聘乡贤5130名,建立“旬查、月巡、季评”工作制度,组织对小河、小塘、小沟、小渠、小库等“五小水体”进行常态化管护,解决了管水护水“最后一公里”问题。
不仅如此,宿迁还按照‘自觉自愿、就近就便、尽心尽责’的原则,引入“民间河长”参与河湖管理,履行治水护水的巡查员、宣传员、联络员职责,围绕违法电捕、涉水违建、污水排放等,进行监督举报和建言献策。
问河湖哪得清如许?为有河湖长治水来。
如今的宿迁,在市、县、乡、村各级河湖长的守护下,正还给老百姓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景象,营造着“湖泊如镜河如练,绿满大地水清澄”的生态格局。(记者 田庆伍 高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