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创新创优打造双拥品牌
——宿迁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纪实
宿迁是革命老区,新四军在此创建的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为全国19大抗日民主根据地之一。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运筹帷幄,浴血奋战;彭雪枫、吴苓生、江上青等上万名革命先烈长眠于宿迁大地,为世人敬仰。
宿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而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宿迁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抓经济不忘固国防、搞建设不忘兴武装、谋发展不忘强战备的观念,把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促进地方发展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作为双拥工作的根本目标,把创建双拥模范城作为促进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的持久动力,军民同心,共创共享,不断赋予双拥工作新内涵,打造了军地共同参与、深度融合发展的双拥“新”品牌。
紧跟时代新要求
强化制度保障凝聚双拥合力
建立有力的组织领导制度。围绕健全完善双拥工作领导机制,实施由市委书记担任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和拥军支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直部门“一把手”任领导小组成员的“三个一把手”工程,确保决策、落实、协调“三到位”。建立联动工作推进制度。市县两级坚持“三纳入”“四共同”推进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即把双拥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部门和单位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对双拥工作的制度规划共同研究部署、工作落实共同督促检查、完成任务情况共同总结讲评、先进典型共同表彰奖励的双拥工作新格局,促进双拥工作制度落实。建立优质的服务保障制度。建成232个市级优秀“退役军人之家”、23个省级优秀“戎耀之家”,总数量排名全省第一。建成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68个,建成省级红色精品退役军人服务站8个,3家单位申报全国标杆型服务站、1个单位申报全国精品型服务站。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被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表彰为“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先进单位”。
适应当前新形势
完善拥军举措营造尊崇氛围
完善激励举措。对于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以上文凭入伍的,分别按照每人每年5000元、6000元、10000元的标准发放义务兵入伍专项慰问金,并分别按照当年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的40%至60%标准增发大学生入伍奖励金,有效调动了大学毕业生入伍的积极性,提高了兵员质量。用好红色阵地。近年来,全市建设了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纪念馆、泗洪县大王庄新四军四师旧址、宿北大战遗址公园等一批红色教育基地,每年接受教育200余万人次,成为全市开展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网红打卡地。聚合媒介资源。充分利用报、网、端、微、屏全媒体矩阵,持续开展“天南海北宿迁兵”“边防海岛宿迁兵”暨“你为国站岗,我为你守家”先进事迹宣传活动。突出标杆引领。持续开展“最美拥军人物”“最美军嫂”“最美退役军人”“优秀兵妈妈”等评选表彰活动,涌现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唐明清、江苏省最美退役军人王爱东、柏华基、陈茂章、施俊山等一大批退役军人先进典型。
着眼官兵新期盼
解决后顾之忧助力强军改革
移交安置质量有新提升。探索建立退役军人安置“全链条机制”,将安置工作融入拟退役期、待安置期、安置期、跟进服务期、延伸服务期全过程,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事项、标准和要求,进一步规范安置流程,提升安置质量。近年来,200余名军队转业干部全部进公务员队伍,近千名转业军士被安置到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军人家属子女有新保障。出台《驻宿迁部队随军家属基本生活补助发放办法》《宿迁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办法》等文件,近300名现役军人子女享受就近入学入托和中考加分等教育优待,为10余名随军无工作家属落实事业编制。双拥共建活动有新成效。严格落实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近年来,共办理实事1200余件。每年重要节日,开展军地联谊、军民文艺汇演、走访慰问等军民共建活动。持续与“宿迁舰”“骆马湖舰”“洪泽湖船”开展舰城共建活动,完善舰船官兵训练、生活设施,不断擦亮“一城一船两舰”共建品牌。
充实优待新内容
整合社会资源打造服务品牌
拥军服务有新品牌。精心打造“宿优享”社会化拥军优抚品牌,全市15个行业5000余家单位成为联盟单位,14.6万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享受优先、优质、优待等服务,每年为优抚对象优惠减免约1000万元。就业创业服务有新载体。在全省率先实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和“百千万行动计划”,持续推动“政策拓展、能力提升、平台搭建、服务优化、氛围营造”等五大专项行动,500余名退役军人实现成功创业。开发集岗位推介、培训指导等功能为一体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目前注册用户已突破万人,精准促进5000余名退役军人稳定就业。帮扶解困有新办法。将“一库两本账”创新拓展为“困难退役军人帮扶关爱智慧系统”,集成社会资源,实施精准帮扶,全市摸底入库困难退役军人5649人,得到有效帮扶援助,累计帮扶3.49万人次。退役军人权益维护“一库两本账”创新做法,被退役军人事务部专刊推介。
满足群众新期待
服务地方建设践行服务宗旨
助学救困挑重担。以捐献一份钱物、奉献一片爱心、成就一个梦想“三个一”为主题,近年来,驻宿部队累计捐助帮扶资金500多万元,改善12个小学的办学条件、资助200名困难学生顺利上学。精准帮扶显真情。驻宿部队采取“连(中队)村(社区)支部共建、军地党员结对”的方式,帮助近20个经济薄弱村改变落后面貌,帮助136户困难家庭实现脱贫致富,为驻地村卫生室捐赠价值10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抢险救灾打头阵。近年来,各部队积极参与抢险救灾和重要场所、重点路段巡逻执勤,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驻地社会稳定。
沭阳县:凝心聚力谱写双拥新篇章
革命老区沭阳是人口大县,也是兵源大县。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的各个时期,4300余名沭阳籍英雄儿女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维护国家与人民安全献出了宝贵生命。新中国成立以来,向军队输送了一批批优质兵员,为建设强大国防力量作出了沭阳贡献。
双拥基础更加扎实。始终坚持双拥工作“六个双纳入”,做到双拥工作优先议定、双拥经费优先保障、双拥活动优先筹划、涉军问题优先解决。建立由党政军主要领导挂帅,各成员单位一把手参加的双拥工作组织机构,建立完善党委议军、军地联席会议、军地互联、检查考核等工作机制,使双拥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政府拥军更加全面。在土地供应、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全力保障部队建设需要;近年来投入500余万元,保障部队战备设施规范化建设;2019年以来,妥善安置6名军休人员和无军籍职工,先后安置7名随军随调家属,帮助13名军人解决子女入托、入学问题。社会拥军更加踊跃。每逢重大节日,社会各界组织开展科技、教育、文化、法律进军营等活动,并对驻沭部队开展走访慰问,现场解决部队遇到的问题。相关行业开辟军人绿色通道,设立军人优先窗口。优抚政策更加具体。近年来,沭阳县年均为优抚对象发放抚恤定补资金1.3亿元左右。对立功受奖的现役军人家庭,集中开展上门送喜报。及时发放生活补贴,精心组织免费体检、医疗巡诊和疗养,让广大优抚对象真心感受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先后投入1500多万元,对烈士纪念设施进行维修和改扩建,集中开展散葬烈士墓搬迁工作。军地联建更加深入。将国防教育纳入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德育教育内容,组织开展国防法规“三进”活动。通过军民联欢、军地基层党支部共建、走访慰问等形式,实现组织联建、理论联学、资源联享、党员联育、双拥联促,相关做法被《中国国防报》《新华日报》等30余家媒体报道。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共建一家亲。沭阳广大军民将进一步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谱写更加壮美的双拥篇章。
泗阳县:千里运河最美县谱写双拥新赞歌
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在其穿越的23个县级市中,泗阳这段岸线最具特色,有着“千里运河最美县”的美誉。近年来,泗阳持续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维护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大好局面,营造了军政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良好氛围,已连续六届荣膺省级“双拥模范县”称号,让绵延千年的千里运河见证了泗阳军民的鱼水情深。
强化组织体系,以高站位汇聚强大合力。坚持将双拥工作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来抓,建立上下贯通、军地相连、权责明确、覆盖全县的组织体系,形成党政主导、军地互动、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大双拥”格局。以“四个纳入”为要求,全面完善和落实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双拥办主任会议、军地联席会议和重大事项会商、领导定期走访、双拥绩效考评等机制。开展宣传教育,以大声势营造浓厚氛围。构建“大宣教”理念,坚持将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及部队教育计划,列入地方党委、政府多部门的年度工作安排并落实,每年开展国防教育30余场、双拥工作宣传80余次,建成双拥广场、双拥街2个。抓好政策落实,以真情促进幸福满意度。创新推动乡镇人武部、退役军人服务站资源融合方式,以“一扇门”实现对军人从入伍、服役、退役的全周期服务,打造“四位一体”的医疗保障体系,圆满完成军队转业干部安置、退役士官安排,随军家属安置和抚恤补助发放等工作。推动共建共享,以办实事谋求军民和谐。大力支持部队建设,服务改革强军需求,帮助部队解决好营房建设、交通水电等实际困难,每年“八一”和春节开展多种形式的走访慰问活动;驻军部队也将泗阳视为故乡、将群众视为亲人,在维护地方稳定、抢险救灾、乡村振兴、捐资助学、脱贫致富、军民共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军民双方在千里运河之畔不断谱写双拥新赞歌。
泗洪县:弘扬老区好传统 担当时代新使命
泗洪县是革命老区,是新四军四师师部和淮北区党委、淮北行政公署所在地,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已连续四届被表彰为省级双拥模范县。近年来,泗洪县始终坚持把国防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政治性、全局性、战略性重要任务来抓,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军地互提要求、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是泗洪双拥工作的亮眼名片,通过召开常委议军会、军地座谈会、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紧盯部队战斗力建设需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军地联动实现军地“双赢”为目标,排定年度军地互办实事项目清单,确保交办的“双清单”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着力提升部队官兵的“满意度”、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地方政府的“发展力”。两年来,完成互办实事52件,涉及军人子女入学入托、随军家属就业安置、交通出行、营房建设、水电气改造配套及部队信息化建设等。创新拥军方式,实施“两个一”拥军暖心工程,为驻洪部队和武警部队官兵解决早餐“两个一”,即“一个鸡蛋、一杯牛奶”,改善官兵生活品质。撬动社会力量参与拥军优抚,擦亮“宿优享”社会化拥军优抚品牌,全县有医药、图书、石油、餐饮等19个行业领域的640多家服务网点参与社会化拥军优抚服务,在泗州大街建成全县首个拥军优抚示范商圈,入驻商家达120多家,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享受商品及服务价格8.5折优惠,增强了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加强军地结对共建,泗洪县与海军“洪泽湖船”签订双拥共建协议,常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强化全民双拥宣传教育,开展领导干部军事日、国防形势报告会、双拥共建研讨会等活动12场次,受众达5600人次。全县建成349支以退役军人为主体的拥军优属志愿服务队,打造双拥示范点37个,建立49个常态化、个性化服务的双拥社区、优抚驿站和服务平台。坚持把加强国防教育、普及双拥知识作为中小学生必修课,组织学生军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新建2所少年军校,不断强化中小学生国防观念和双拥情怀。
宿豫区:锐意改革构建“大双拥”格局
着力构建“大双拥”格局。强化组织领导,宿豫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区委书记任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定期召开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常委议军会;完善共建体系,组建全区拥军支前工作网络,结成军民共建对子50个,形成党政军三位一体、群团组织广泛参与、双拥工作全方位覆盖的共建体系;凝聚双拥合力,党政军主要领导带头参与祭扫、慰问等双拥活动,各成员单位、社会各界协同支持双拥工作,区双拥办联合区人武部、江苏有线、中医院、邮储银行等部门,累计为41户荣立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家庭送去功臣关爱大礼包,会同有关部门做好退役军士、随军家属安置,为现役军人子女办理入学入园手续。
大力营造双拥共建氛围。聚焦阵地建设,完成宿北大战烈士陵园安防工程、人和圩烈士陵园绿化工程、零散烈士墓维保工程,有效改善烈士纪念设施整体面貌。聚焦新闻宣传,在报纸、电视台开辟国防教育和双拥专栏,130余篇稿件在国家和省市媒体刊发。聚焦典型选树,成立老兵宣讲团,组织老兵宣讲“五进”活动,讲好退役军人奋斗故事。开展“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好军嫂”等典型选树活动,每年选树一批双拥典型并在“八一”晚会集中表彰。
创新实施双拥活动形式。推广社会化拥军新模式,大力开展“1+3+N”社会化拥军,区双拥办联合区爱国拥军促进会、光辉志愿者协会等开展双拥活动30余场次。赋予国防教育新内涵,成立王茂生烈士突击队和国防教育宣讲团,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国防主题教育。成立宿豫实小“雏鹰少年军校”,填补该市国防教育进校园空白,被省少工委办公室、省少儿研究会表彰为“少年军校”工作先进单位。打造军地共建新局面,沟通军地需求编排互办实事双清单并落实到位,军地满意度显著提升。创新开展“组团式”进军营活动,12家单位集中走进人武部,通过参观军营、座谈会、互提建议等方式加强沟通交流。
宿城区:军民和谐同命运 双拥共建谱新篇
宿城区充分发挥中心城区作用,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凝聚军地共建力量,坚持双拥模范城区走在前列。建成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13个、省级优秀戎耀之家6个、市级“三色”服务站16个,涌现出唐明清、王爱东、周莉等国家级优秀退役军人代表,入选全国电子优待证试点县区,军人退役“一件事”做法获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肯定。
突出宣传教育,共绘军政军民同心圆。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双拥工作基础工程,利用双拥主题公园、示范街区、双拥公交专线等阵地和载体,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摄制《宿城双拥情更长》专题MV,引起热烈反响。推进双拥宣传“六进”: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小区、进商业街区。高标准做好军民融合、国防教育、基层医疗服务、社区、拥政爱民等点位建设,让市民时刻感受军人荣光,营造出浓厚的尊军崇军氛围。创新工作形式,办好拥军优属暖心事。大力推广“双拥15分钟生活圈”、“三色”服务站、军人退役“一件事”等创新做法,全力打造“戎耀宿城”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品牌。“双拥15分钟生活圈”集教育引导、优享优待、便捷服务为一体,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及军属尽享尊崇。“红色、古色、绿色”“三色”服务站结合各镇村历史人文资源,绘就双拥工作生动画卷。200余支分队组成的“戎耀宿城”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为广大人民群众搭建起互助平台。
凝聚军地合力唱响双拥共建合奏曲。落实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定期召开军民融合联席会议,广泛开展科技拥军、文化拥军、教育拥军等共建活动,立功喜报应送尽送、光荣牌应挂尽挂,退役安置、子女入学率始终保持100%,常态化开展入伍欢送、退役返乡欢迎等活动,鼓励辖区企业深度参与军民融合项目,持续放大宿城经开区军民融合一体化示范园区效应,大力支持“民参军”企业发展壮大。驻区官兵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文明创建、平安法治等社会事业,形成共建家园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