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绍兴以“魅力”之名登上了世界舞台。在昨天上午召开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现场,市生态环境局正式宣告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喜讯——
北京时间10月27日上午8时(哥伦比亚时间10月26日19时),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系列活动——第八届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峰会发布了第二届“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入选城市名单,绍兴等9个中国城市成功入选。
从入选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到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再到获评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绍兴缘何频频收获“国字号”乃至“国际号”的认可,如今又凭何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国际“优等生”?
“稽山鉴水”孕育丰厚本底
巍巍会稽山,悠悠鉴湖水。矗立于自山水间千年之久的绍兴,孕育出了天然的绿色家底。面对宝贵的自然馈赠,绍兴从不挥霍,而是注重利用发展。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绿色低碳发展,在构建天蓝、水清、土净、地绿优美环境的同时,高标准落实“美丽河湖”“美丽城镇”“国家级森林乡村”等,并以首批国家级“无废城市”试点为载体,创新实施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全力打造具有“一心、三江、四绿廊”的蓝脉绿网风景线的江南水乡新典范,构成了新时代美丽绍兴的生态“基本盘”。2023年,我市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得分跃升至87.45分,并成功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美好的生态环境吸引着一批批罕见生物的栖息和生长,厚重的生态本底为我市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创造了绝佳机遇。去年12月,鸟类爱好摄影者在鉴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拍到了一种新鸟类,经专家确认为灰背椋鸟。这是绍兴首次记录到该罕见鸟种。今年4月份,绍兴又在府山公园首次记录到浙江省罕见的鸟类——乌鹃。
制度引领打造生存空间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是平衡好生物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需要制度的保障和牵引。
近年来,绍兴始终沿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保护轨迹稳步行进,全方位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制度设计,逐步健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出台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压紧压实职责,形成整体联动、高效运转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模式。
同时,我市建立覆盖全市的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打造舜江源自然保护区、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生物多样性监测样地61个,联动各区、县(市)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以摸清生物多样性的“家底”。调查结果显示,绍兴共有物种4781种,主要包括高等植物2249种、鸟类298种、昆虫685种、两栖动物31种、爬行动物54种、哺乳动物60种、浮游植物322种、浮游动物225种、真菌178种、藻类381种、底栖动物298种等。
如此庞大的生物群体该如何保护?绍兴的答案是留足生存空间。
各级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是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屏障。绍兴兼顾“生物生存空间保留”与“城市发展空间预留”,先后建立了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29处。同时设立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基地、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嵊州基地等种质资源库,打造地方种质资源“诺亚方舟”,为多样生物留足了适宜生存的绿色空间。
另一大亮点在于司法联动机制的创设。此次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专门联合市中级法院共同召开,更是进一步强调了这一机制的发挥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支撑作用。据介绍,我市两级法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链条打击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非法引进、释放、丢弃外来入侵物种等违法犯罪,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加强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
制度层面、规划层面、法治层面的“面面俱到”,真正实现了心中有数、监管有方、保护有招。
人人参与凝聚社会共识
从某种程度上说,绍兴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发源地。当初,大禹于绍兴会诸侯、祭诸神、明君位、示一体,他倡导的是——“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这深刻地体现了绍兴先人对自然生态的尊重与保护,而这种意识在绍兴这片土地上历经千年传承,至今熠熠生辉。
正因如此,绍兴有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历史基因和社会基础。近年来,我市串联生物多样性保护体验地、友好企业、典型案例等要素,通过研学课程、科普宣教、文化创作、高校联动等方式,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六进”活动,成功承办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浙江主场活动,精心打造集生态展示、物种保护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生态足迹一张图”数字化平台,引导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力拓宽公众体验场景,强化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截至目前,已打造省、市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18个,生物多样性友好企业8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案例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