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新闻网讯 (记者 孙军贤 通讯员 杨建广)沭阳县李恒镇农民仉校利,早年外出打工,走遍大江南北。他卖过糖葫芦、做过水泥工,现在在张家港从事送菜、搬运货物工作。然而打工再苦再累,他却始终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自1980年起,他将生活中所见所闻、学习心得、感悟人生等内容用诗歌的形式编写记录,至今共累计200多首诗歌。
上初中时开始文学创作
1954年,仉校利出生于宿迁市沭阳县李恒镇,4岁时,父亲病逝,从此,母亲带着兄弟三人相依为命。家庭的贫困,让仉校利从小就立志:唯有知识能改变命运。为了能有钱上学,他省吃俭用,一天只吃一顿饭;没钱买书,他四处向同学借,别人丢掉的书,都是他的宝贝。尽管读书条件十分艰苦,但仉校利从未放弃过,坐在教室里听课,是他的心愿。因此,学生时期的他,一直是班级里的佼佼者。
年少时的种种经历,让仉校利比同龄人体会到了更多生活的辛酸与人间的冷暖。情感细腻的他,在初中时就喜欢写写、画画,高中时,开始了文学创作。那时候,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将来能成为文学家。
1973年,仉校利高中毕业,虽然学习成绩优秀,却没能够跨入大学之门。既无奈又痛心的他,一直对文学有着极高的学习欲望。
高中毕业后的一段时间,热爱文学的仉校利曾进入大队宣传队,编写话剧剧本,一度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但生活上的窘迫,让仉校利不得不将对文学的追求埋藏在心底,从此四处奔波,为家庭挑起重担。云南、武汉、南京……为了生计,仉校利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卖过糖葫芦、做过水泥工……但从1980年开始,他便在空闲时间,坚持创作诗歌。
外出打工坚持写诗
2005年,仉校利和妻子来到了张家港。为了追求心中的文学梦,多年来,仉校利无论走到哪里,他总会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底蕴细细琢磨,再用一首首意境深远的诗词,表达心中的所思所想。
33年来共创作了200多首诗歌,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每一首都是仉校利精心编写之作。从萌发灵感,到写出初稿,再经过数次修改,直至自己满意为止。这其中,还有几百首诗歌创作完成后,经多次修改仍不满意,最终舍弃。如今,仉校利创作诗歌向更高层次迈进,喜欢创作藏头诗。他笑着表示,不久就会有几首藏头诗面世。
翻开几本厚厚的诗集,每一首诗的背后,都蕴藏着一个故事、一处美景,或是一种社会现象,仉校利用他敏锐的洞察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以诗为载体,定格住一幕幕真实景象。
仉校利对记者说,白天忙着生计,没有多少时间出去走走,更舍不得花钱,但他还是很想去附近的风景名胜区看看,为自己的创作寻找一些灵感。“每一次出门,我都很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在车上,我舍不得睡觉,因为窗外的事物,很有可能就是我创作诗歌灵感的来源。”仉校利笑着说。
生活写照是创作灵感
在仉校利的三轮车里,总是放着一个本子和一支笔,无论是在工地上干活,还是在路上奔波,对于周围的一切,他总会仔细观察,一有想法,就要随时记录在本子上。“其实我每天都很疲惫,但写诗的欲望始终是我的精神支柱。”仉校利说。
在仉校利居住的狭小屋子里,大大小小的箱子里存放的全是各类书籍。“每次爸爸睡着的时候,手里总会捧着一本书。”仉校利的女儿对记者说,从她记事开始,就发现父亲特别喜欢看书,不管多忙多累,看书是他每天必须做的事情。知道父亲爱看书又舍不得花钱买,在镇江上班的儿子只要去张家港,就会把积攒的报纸和书籍带给父亲。“静夜笔耕当洗浴,低吟浅唱自休闲”,这是仉校利写诗为乐的真实写照。他的家人说,每次仉校利睡着了,手中握着的不是笔就是书或是自己写的稿子,太累了才会睡,但到了第二天必有一首诗歌完成。“我的第一个心愿已经实现,就是再苦也要供儿子上大学,完成自己年轻时的梦想。”对于曾经的遗憾,仉校利如今已释怀。此刻,他只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希望有机会能把自己这么多年的心血编辑成书。
据了解,在仉校利一边打工一边写诗的同时,也写入党申请书。前不久,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他,还参加了知识问卷考试。
仉校利对自己多年来走过的路用诗歌加以诠释,是有感而发,也是他追求进步的铿锵脚步与豪迈心情。
责任编辑:李赛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