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新闻网讯 (记者 裴凌曼)“我绝不抛弃任何一个求助的当事人,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存在可能的调解机会。电话联系调解,如果对方不同意我就上门做工作,上门一次不成就去两次、三次,自己做工作不成我就求助当事人的亲属朋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相信付出了是会有回报的。”9月26日上午,记者采访59岁的孙家帮时,他坚定地说。
邻里纠纷的“黏合剂”
9月26日上午,坐在孙园镇信访接待大厅办公桌后的孙家帮与记者聊了起来。他表示,这么多年的调解工作中,让他记忆最深刻的一个人就是孙园镇刘庄村二组一户姓刘的农民。因为相信风水先生的话,认为邻居的房子挡了他家的风水,导致他家大人、小孩经常生病,18年来,一直要求邻居扒房重盖,邻居就是不同意,为此双方争吵了18年。两家人经常打架,最终上了法庭还是没有处理好。
孙家帮了解情况后多次主动上门调解,反复沟通后依然没能顺利解决。一个下雨的星期天,孙家帮骑着自行车前往离镇七八里远的双方当事人的家里。把双方当事人找到一起,再次进行耐心细致的协调,好不容易让两家人达成了协议。可当晚当事人就反悔了,这让孙家帮很失落,但是他依然没有放弃。接连几天孙家帮又一次次进行回访。
一天中午,就在孙家帮准备结束当天的回访工作时,让孙家帮想不到的是两家人竟然一起买菜,邀请他留下来吃饭。
原来双方当事人被孙家帮连续几天的冒雨骑车赶来调解的工作态度感动了,他们决定从此握手言和。“这个事我忘不了呀,争执了十几年的事情拖到现在,打了几次架花了好几万块钱的医疗费都没有处理好,现在能被我调解好,实在是高兴,比吃蜜都甜。现在两家相处的比亲弟兄还亲,逢年过节也都互相往来了。”孙家帮说。“做基层人民调解员不单要有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用情用心带着一颗公平公正的良心去做工作,这样才能赢得双方当事人的信任。”孙家帮总结道。
群众心中的“和事老”
采访当天,正巧遇到前些天被孙家帮顺利调解好的孙园镇王阶村村民孙士元,他是特意来感谢孙家帮的。
村民孙士元告诉记者,他是楼板厂的老板,几个月前,因为他的工人夜间干活没注意,楼板断裂后把附近村民砸伤了。为此双方上了法庭可没处理好,于是找到了孙家帮。在孙家帮的调解下,楼板厂老板赔偿给对方3000块钱,对于这个处理结果,双方都很满意。
“调解工作不能硬来,得用心用情和他们沟通,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们的立场,换位思考,最终寻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样才能让双方都满意!”孙家帮说。
2012年,已婚本地村民杜某在外打工时交了个女朋友,于是决定回家后和老婆离婚。双方当事人育有一个年幼的儿子,经法院判决后离婚,但是男方却拒绝支付孩子的抚养费,后经当地法院调解不成,又通过基层法庭调解还是不行,最终找到了孙家帮。
孙家帮接手后,反复做男方的思想工作,甚至动用了他的邻居以及家里的亲戚来协助做思想工作。经过孙家帮连续几天的疏导劝解最终双方达成协议,男方同意支付孩子每个月300元的抚养费。
多年来,孙家帮接触最多的是家庭、婚姻和邻里之间的矛盾,只要找到他,不管白天黑夜,他随叫随到。不论矛盾激化到什么程度,只要他在场,就会化干戈为玉帛,他成了大家心目中名副其实的“调解能手”和“和事老”。孙家帮从事调解工作以来,共调处各类纠纷10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到100%,挽救了多个濒临破裂的家庭,让上百个关系不好的邻里握手言和。
调解能力获肯定
1 982年从部队转业回来的孙家帮,被分配到泗洪县卢沟乡任工业助理;1993年至今一直担任泗洪县孙园镇司法所所长,从事人民调解工作。许多朋友不理解,问他:“挣钱不多,管的事不少,你怎么能坚持这么久?”他说,自己还有一年就退休了,但是无论退不退休会将基层调解工作一直做下去。他的执着付出,也赢得了诸多荣誉。孙家帮于2004年被评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2006年被评为“四五”普法先进个人,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被评为全市社区矫正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说起今年获得“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一事,孙家帮平淡地说:“这些都是我应尽的责任,这个荣誉是老百姓给我的,没有老百姓就没有我今天这个荣誉。”
一个记录本、一辆自行车,走村居、访农户、进企业、上码头。他从村干部那里考察人民调解在最基层的现状和困难;从农户那里询问特殊人群矛盾纠纷化解的过往和期望;从企业那里寻找群众对人民调解的看法和意见。他就是这样一位多年来为了人民调解工作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基层人民调解员。
责任编辑:岳凡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