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宿迁市以引进水产良种为抓手,积极推广水产养殖新技术、新模式,全力做好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和病害监测,实现水产品稳产保供,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水产养殖面积约56万亩,水产品产量近30万吨;河蟹养殖面积近36万亩,产量6万吨;稻渔综合种养面积50万亩。
引进新品与扩大繁育能力并重,实现水产良种覆盖率不断提升。目前,全市建设省级水产良种场5家、江苏省特色优势种苗中心(企业)12家,工厂化育苗车间40000余立方米,不断扩大苗种繁育能力,年繁育苗种60亿尾(只)以上。先后引进“长江1号”“长江2号”“诺亚1号”“江海21”等河蟹新品种,河蟹种苗培育面积近2万亩,蟹种自给率达100%。河蟹养成规格逐年提高,大规格产量占总产量50%以上。在保障传统大宗鱼类水产良种能力的同时,积极引进名特优水产新品,先后引进鮰鱼、加州鲈、匙吻鲟、澳洲淡水龙虾、鲥鱼、青虾等特色水产品。实现了“优鲈3号”大口黑鲈、“江丰一号”斑点叉尾鮰人工繁育,每年可繁育大口黑鲈水花6亿尾、“江丰一号”斑点叉尾鮰水花500万尾。截至2023年底,全市河蟹产业亩均效益达3000元,水产良种覆盖率达85%以上。
通过建设省级示范基地,推广水产养殖新技术,推动渔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泗洪县、泗阳县、湖滨新区先后建设河蟹、小龙虾、青虾和大宗鱼四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宿迁示范基地,开展相应的品种、技术、模式试验示范和推广。河蟹产业重点推广蟹池公母分养、河蟹“六月黄”养殖、冬季暂养保膏、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蟹池多层营养级养殖等新技术;小龙虾产业重点推广繁养分离、秋冬季温室大棚早繁苗、稻虾共作等技术模式;大宗鱼类重点开展草鱼出血病疫苗免疫、鲫鱼出血病、“越冬综合征”等疫病防控技术;特色水产主要推广青虾、澳洲淡水龙虾、斑点叉尾鮰、加州鲈、鳜鱼等名优水产生态养殖技术。围绕产业发展重点,积极推广“三池两坝”等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养殖模式,池塘标准化改造、废弃物分离、人工湿地营造等关键技术,实现绿色养殖、生态效益。
加强监测预报,切实做好鱼虾蟹等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保障水产质量安全。加强二、三类重大水生动物疫病的监测和水产养殖动物病情测报,及时发布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月报表和病害预测预警信息。配合实施水产苗种产地检疫,推广应用疫苗防病,从源头降低病害发生,减少用药风险,围绕鲫鱼、鳊鱼、加州鲈、乌鳢专项整治,加大大宗鱼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安全规范用药知识的宣传培训力度,将绿色种养实用技术送到池边塘口,降低抗生素等渔药使用量,指导养殖者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全市每年检测水生动物重大疫病样本190个(份),涉及鲤春病毒血症、草鱼出血病、传染性脾肾坏死病、虾蟹白斑病等二、三类水生动物重大疫病。2023年,共发布病害预测预报信息30期,在养殖关键时节发布河蟹水瘪子病综合防控指南、小龙虾“五月瘟”防控指导意见、大宗鱼“越冬综合征”等技术指导方案,指导水产养殖户科学养殖。截至目前,全市无重大疫病和重大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有力保障市民“菜篮子”水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