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

首页>地方频道>宿迁>民生

38年来,泗洪老人仲辉为农民放了15000多场电影 他的坚持,成就一段传奇 

       宿迁新闻网讯(记者 陈利)在泗洪县归仁镇有一位65岁的老人叫仲辉,镇里大人小孩几乎都认识他,因为他给大家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和回忆。他是一位电影放映员,从1974年开始,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坚持了38年,38年来坚持为农民放了15000多场电影,最多的时候一年要放500多场电影,就是现在他一年也要放200多场。这38年的坚持成就了一段远近闻名的传奇故事。

     面对好几个选择,最终选择了放电影

      仲辉老家在归仁镇泗河村,1964年初中毕业后,他就回到了村里。由于当时初中生比较少,加上仲辉比较聪明,多才多艺,能写能编能演,所以不久之后他就到村里当了小干部。

       仲辉称,那时候农村连电都没有,农民基本上看不到报纸杂志,也没有什么文化娱乐项目,所以对电影这种先进的文化项目,他是非常向往的。仲辉记得,以前只有县里有电影放映队,有的村一年也放不了一次。大概在1969年,县里的电影放映队到了邻村,书记派他过去请,跑了两次,电影队才答应到他们村里来放一场。

       仲辉记得那一次在他们村放的是《两个小八路》,几乎全村的群众都挤到学校的操场上来了,就连一些平时不怎么出门的老人都来了。那个场景一直深深地印在仲辉的脑海里。他没想到几年以后,自己也有机会去放电影。

       1974年,27岁的仲辉已经在村里干了三个职务,农技员、工程员和文艺宣传队队长,就当他以为自己会一辈子在村里干的时候,好运来了。镇里的供销社想让他去干会计,同时镇里预备成立电影放映队,镇领导点名让他去。

       仲辉回忆称,电影放映队是新鲜、时髦的事情,不少年轻人都想进去,甚至一些领导家的孩子、亲戚都想到放映队。但镇里的领导点名要仲辉,而且让他担任电影放映队队长。问及原因,仲辉回忆称:“我当时在村里就负责宣传,能写能唱,当时的电影放映队主要就是负责宣传,把镇里的好人好事写成戏词、快板,在放电影之前表演。”

        跟家里人商量之后,仲辉决定到电影放映队去,当时电影放映队队员每个月有20多元的固定工资,在当时也算高工资了,而且放电影也是仲辉多年的梦想。

      最多的时候一年放500多场

     电影放映队正式成立了,仲辉是队长,邢振秋、翟怀龙是队员,三个人,一套放映设备,一辆平板车。

        由于当时群众文化生活极度贫乏,每天放映的场次都排不过来。仲辉和两名队员几乎每天都要拖着放映设备到村里放电影,如果路途较远的话,他们还要带着被子,因为放完电影天太晚了,他们只能借宿在村里。

       距离归仁镇最远的潘山,离镇里有25里左右。潘山也很偏僻,都是土路,去那放电影每次中午就要出发。如果刚下过雨,泥土会粘在平板车的轮子上,使劲拽也拽不动,要不停用树枝把车轮上的土刮下来。实在累了,三个人就一边喊着口号一边使劲拽,肩膀上都拽出了血。

      有一次坐小船过河的时候,眼看就快到岸了,小船突然进水了。为了保护机器,几个人顾不得太多,纷纷跳进河里扛起机器往岸上爬。

       每次在潘山放映的地点都是在当地的学校里,那真是人山人海。不仅是潘山,就连附近乡镇,甚至安徽那边的人都来看,因为那个时候能看一次电影太不容易了。

      每次电影放映前,仲辉都要表演几个节目,快板、泗州戏等,内容都是宣传好人好事,移风易俗的,有时也放映几张自己制作的幻灯片。然后,电影就正式开演了。

       “那时候,无论放什么,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的!”仲辉记得,最早的时候,他们放的大多是八个样板戏。文化大革命以后,文化市场放开,一些优秀的电影公开放映,如《洪湖赤卫队》、《南征北战》等。

     “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是电影队最红火的时候,一年要放映500多场!”说起那一段故事,仲辉的话中充满了自豪。

    最后一个人的坚持

      大集体的时候,仲辉和队员都是拿工资的,他是队长,每个月28元,队员每个月25元。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有钱的村一年就会多放几场,没钱的村就不放了。电影队也进行承包,自负盈亏。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电视的逐步普及,电影市场逐渐受到冲击。眼看队员们的工资越来越低,越来越没有保证,善于琢磨的仲辉突发奇想,想到了电影统筹。

       “农民都要交统筹钱,统一交上来以后,我们放映队的经费和人员工资就有保障了!”种地的老百姓每人每年交1块钱或几斤粮食,由于想法切实可行,这个办法在归仁镇施行后迅速在全县推开,进而在全省推广。仲辉也因此被评为省文化系统先进个人。

      在电影统筹的帮助下,电影队又能到村里放电影了,而且还能经营镇上的电影院。但随着家庭影院的兴起,电影市场逐渐萎缩。2002年,归仁镇的电影统筹正式结束。

     后来,电影队的队员纷纷离开了电影队。最后,电影队由高峰时期的七个人只剩下了仲辉一个人。

        为了坚守这份事业,仲辉自己联系生意,谁家孩子结婚,谁家孩子满月,谁家孩子考上大学……他都主动上门。但随着吹喇叭的兴起,放电影的生意还是陷入低谷。

     儿子成了自己的接班人

      眼看电影放映事业就要完全枯萎了,2006年,江苏省文化厅开展的“送电影下乡”工程给仲辉带来了希望。“我们在农村放一场电影,省文化厅就给我们一笔钱,这些钱都是省财政直接拨下来的,虽然不多,但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仲辉告诉记者,交1万元押金,他就可以领到一部数码放映机,还有一张存着各种电影的存储卡。放映的时候,他要拍一张现场的图片,省文化厅会根据机器的记录和图片来检查他放了多少场次,然后按照场次往下拨钱。

      “现在放映一场是180元,一个月可以放映20场左右,除去各种成本开支,我和儿子每个月能剩1000多块钱!”仲辉告诉记者,由于年龄大了,精力跟不上,这两年他开始让儿子跟自己一块放电影,好在儿子也比较喜欢。“很多时候,我都叫儿子去放电影,他会开车,来回也比较快!”

      “幸亏儿子比较喜欢,要不然我放了38年电影,连个接班人都没有了!”仲辉高兴地说道。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95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