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新闻网讯 (记者 顾园园)“妈,喝口牛奶!”高大林轻轻吹了吹勺子里的牛奶,慢慢送进瘫痪在床的72岁老母亲的口中。今年50岁的高大林在宿城区区政府当保安,家住矿山社区。其母亲瘫痪在床5年来,他和爱人毫无埋怨地悉心照顾着。面对记者,他说:“我的幸福,就是回到家能喊声妈!”
母亲瘫痪卧床5年,儿子悉心照顾
10日早上6点钟,50岁的高大林就醒来了。起床后,他先到母亲的房间,看看母亲的褥子是否湿了,一看没湿,他就赶紧去冲了一杯牛奶。
高大林冲牛奶的时候,他的爱人赵花红也端着洗脸盆进来了,她先到床边喊了一声:“妈!”看到老人的眼睛眨了一下,她就给老人洗脸、擦手。这些事做完了,高大林已经端着温热的牛奶等在一旁了。“妈,咱吃早饭!”高大林一手搂着母亲的头,一手用勺子撑开母亲的嘴,赵花红这时就赶紧将一勺牛奶送进她的嘴里,结果一勺牛奶还是流出来一大半。“我妈现在已经不知道张嘴了,我只能隔两三个小时喂她。”高大林对记者说。两人忙活了近1个小时,这才将一碗牛奶喂完。
这边刚喂完饭,赵花红就发现老人尿床了,她忙喊来高大林将老人抱到女儿的床上,赶紧将褥子换好,让高大林再把老人抱回床上。“这是今天的第一套,一般一天至少要洗3套褥子。”赵花红收拾好床后就去洗床单、褥子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高大林就重复着给母亲喂饭、换尿布、洗褥子这几件事,没有慌乱、没有埋怨,只有微笑和小心。其实,这样的生活并不是一天、两天或是一个月、两个月,而是整整五年了。
家有7口人,只有两个人赚钱养家
上午10点,高大林开始给母亲炖鸡汤。高大林说,最近两个月,母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医院都不接收了,他只好在家照顾母亲,做有营养的饭菜给母亲吃,如鸡汤、鱼汤之类的。其实,这些他们夫妻和三个孩子都不常吃的,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宽裕。
高大林和赵花红原本都是国营企业的工人,1999年企业改制,他们双双失业。当时他们的三个孩子都只有几岁,而且高大林还有一个患有先天性血管瘤无劳动能力的弟弟,一家人的生活顿时陷入了困境。那些年,高大林夫妻俩就靠着给人开船赚点钱,“我们在外面挣钱,孩子都靠母亲带,她也很辛苦。”高大林说,家里有7口人,只有他和大女儿在工作,两人加起来的月收入是1000多元。而赵花红因为颈椎有问题不能工作。
2008年的正月初三,身体一直还算硬朗的母亲忽然晕倒在家门口,到医院一检查是脑充血。“当时医生给我两个选择,一是放弃治疗,二是做手术,但手术即使成功了也是瘫痪!”高大林最终选择了做手术。他说:“母亲还没享福呢,就算瘫痪了,我也会尽力照顾她,只要她还在我的身边就好!”
手术后,高大林的母亲右半身瘫痪,不能说话,每个月光医药费就要上千元。就是这样,高大林一直悉心照顾着母亲。
他的幸福是每天回家喊声妈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高大林家的房子非常老旧,客厅里也没什么像样的家具,而老人的房间里整洁明亮。听到儿子喊她,她就睁开眼睛望着儿子,听到别人说她的儿子孝顺,她就流眼泪。邻居康乐园说:“就因为有这样的儿子和媳妇,老人才能活到现在。”在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老人没有如医生预测那样,只能活两三年,而且已卧床5年的她从没长过褥疮。高大林说,母亲今年72岁,本是该享福的年纪,却已瘫痪5年了,他一想起这事,心里就不是滋味。“我现在做这些和当年妈为了养活我们受的罪不能比,所以只要我有能力,我都不会放弃的!”高大林说这话的时候有些哽咽。
老人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高大林只要不上班就寸步不离,守在老人的身边,他说:“每天再苦再累,我进家门能喊一声妈,我就觉得幸福!”
责任编辑:宋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