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挂起来,“鱼龙”舞起来。龙年新春将至,上海主要景点张灯结彩,上海博物馆东馆举办盛大首展,朵云书院开到市郊古镇枫泾,200余项春节主题文旅活动集中推出,浓浓的中国年味“点亮”街头巷尾。
从武康路到黄河路,从思南市集到“一江一河”亲水步道,再到豫园商城区域、上海迪士尼乐园,都市年味融入传统风景,人们忍不住驻足流连一番。
这一波全国多城文旅“出圈”潮中,上海独树一帜,展现出厚积薄发的文化气韵和精神风貌。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内生的自信自豪,正在为城市发展、为百姓生活更美好蓄积起非凡新动能。
最新出炉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上海将进一步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深耕厚植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加快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努力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走在前列。
守正创新:让底色更亮,底气更足
大红“福”字窗花与一排排梧桐树相互映衬,精致的灯笼照亮鳞次栉比的高楼,也映红了古意盎然的上海传统石库门建筑。连日来,从中共一大会址所在的新天地街区,到茂名路、思南路的连排石库门社区,再到北外滩地区,红色场馆“串珠成链”的上海,迎来众多市民游客。
人们走出家门、搭乘便捷的公共交通就能四通八达地与红色场馆“亲密接触”。龙年新春,上海推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春节活动菜单”,百余场活动让市民游客触手可及。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始发地——中共一大会址,每天迎来大客流。在中共一大纪念馆的留言处,有观众写道:“红色文脉一以贯之”“以文化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守正,就是要守牢“魂脉”“根脉”。中共一大纪念馆馆长薛峰说,红色文化始终是上海文化的鲜明底色,也是海派文化兼容并蓄和江南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重要前提。
勇当“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是中央赋予上海的光荣使命。洗尽铅华、历久弥新,上海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不断进发,走在前列。
新的一年,上海将深入推进“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加强红色遗址、革命文物、风貌街区等保护利用。
在上海,往往一条街巷、一个社区就是“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缩影”。以徐汇区为例,市民家门口既有武康大楼等“建筑可阅读”范例,也有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义勇军进行曲》首次灌录地百代小楼等经典地标。
“上海是见证‘中国奇迹’的地方。”站在新天地街区石库门建筑群前,从广西南宁远道而来的八旬老人王玉凤感慨。
在时髦的城市漫步中,上海以“千”计数的红色资源点位和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正在“串珠成链”,让南来北往的旅行者和生活在此的市民徜徉其间,沁脾心间。
“人民城市,人民为本。优化百姓身边的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具有精神标杆意义。除了物质文化的满足,还要全力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中共徐汇区委书记曹立强说:“护文脉、守根魂,可以让百姓欢颜、心齐气顺,可以让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涵养不断提升。”
惠民生、留文脉、促发展,上海近年来加大力度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同时推进城市记忆工程。
时下,上海正在崛起一批世界级的文化地标。2021年启用的中共一大纪念馆与发达的公共交通和城际网络直通直连;陆续对公众开放的上海图书馆东馆、徐家汇书院、“一江一河”滨水岸线等将城市黄金地带,尽一切可能留给老百姓、留给文化传承。
融合转化:孕育文化品牌,做强全产业链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演出超600场,足迹遍布全国,一票难求;纪录片《何以中国》填补了我国考古领域“全景式、全时空”纪录片的空白;茅盾文学奖作品《千里江山图》被制成广播剧、评弹开篇,赢得大流量和好口碑;最近火爆的电视剧《繁花》,更是引来文旅大客流……这一系列上海首发、首演、首播、首展的优秀文艺作品,不断塑造着城市文化品牌,也不断演绎着上海精彩。
上海不仅是文化交流的“码头”,更是文艺创作和文化IP(版 权)开发的“源头”。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说:“育品牌、强产业,才能带动‘文商旅体会’加速‘跑’起来,让这座城市立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潮头。”
“繁花”朵朵,次第绽放。一大批耀眼的文化IP,正在上海蓬勃生长,不少已成现象级。时下,上海正着力聚焦深入实施文艺再攀高峰工程,健全文艺院团“出人出戏”激励机制,推出更多“上海原创”精品。最新数据显示,上海18家市级国有文艺院团2023年演出收入3.64亿元,较2019年增长两成多,创历史新高。活跃的舞台是一扇扇小窗,可以窥见一座城市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追求。
文化魅力值与产业含金量,非但不会对冲,反而相辅相成。2023年,上海纳入统计的营业性演出超过4.5万场,十年间实现翻番。上海市中心“演艺大世界”品牌短短数年声名鹊起,这里以全市五分之一的剧场数、三分之一的座位数,贡献了二分之一的演出量,既有“大戏”拉升显示度,又有“小戏”凸显活跃度,成功打造了上海舞台“新一极”。
“既有‘看头’,也有‘赚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喻荣军认为,以“大世界”、亚洲大厦等为代表的小剧场矩阵,创新、出奇,孕育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一批文化IP,正深刻影响着产业链上下游。
上海的精神气质,因文化品牌的发育生长而魅力倍增、容光焕发;上海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因文化品牌做大做强,而效益倍增、韧性更强。
得益于“科创+”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更大体量、更高技术含量的文化产业,正在上海一批高新技术园区和文化创意园区蓬勃发展。
正值寒假,位于徐汇漕河泾地区的上海米哈游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各地青少年前来“打卡”的新晋网红地标。该企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制作生产的游戏成为全球爆款,不仅让中外“粉丝”如痴如醉,也将美轮美奂的中华传统文化带入国际市场。让文化产业不仅“流光溢彩”,还能“流金淌银”,带来强劲的经济增加值。
据了解,徐汇当地不仅有“米哈游”,还集聚了“莉莉丝”“趣加”“三体宇宙”等国内领先、海外闻名的头部企业。
“一批上海原创文化IP,正在进入全产业链的深度开发,能够带来物质和精神的叠加效益,也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说。
融通中外:在“对话”中营造文明互鉴新生态
一边是头发飘逸、表情恬静的西方女子,正在沉思;一边是衣袂飘飘的中国明代仕女,轻摇手中纨扇,凝神远眺……这是上海博物馆与意大利文博机构合作“碰撞”出的展览巧思。数月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与中国明代的唐伯虎,在上博人民广场馆“相遇”,来了一场跨时空的艺术“对话”,他们的作品同室陈列,诉说着中西文化的异曲同工之妙。
黄浦江西岸“中国看世界”,黄浦江东岸“世界看中国”,2月2日上海博物馆东馆揭开神秘面纱,迎来“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这是迄今为止古蜀文明考古出土文物在四川省外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展览阵容。
“人气旺到超乎想象!仅5分钟,东馆首日预约入馆名额就一抢而空。”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说,为更好地回应时代之变、人民之需,上博“大博物馆计划”应运而生,不仅造福广大参观者,更希望在博物馆里搭建起促进人类文明“百花园”交流互鉴的平台。
苏州河连着黄浦江,一江一河奔涌向前。因水而生的上海,枕卧长江入海口,面向浩瀚无垠的海洋……专家学者在解读上海文化时,亦特别看重其与生俱来的开放气质和融通中外的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领风气之先,率先探索举办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旅游节、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等。而今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文化+”模式,正在内通外联,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从上海黄浦江,到巴黎塞纳河,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上海市的“奔流计划”走向多国多城,促进文化交流,首站落地巴黎;欢度新春佳节,豫园龙灯在上海巴黎双城点亮,非遗标杆南翔小笼包跟随灯会出海扬名;站在新起点上,国家级合作项目上海西岸美术馆—法国蓬皮杜中心展陈项目达成新一轮五年合作。
2024年,上海交响乐团迎来145周岁“生日”。这支中外文化交流的老牌劲旅,前不久将“中国农历新春音乐会”带到了美国费城。由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著名指挥家余隆执棒费城交响乐团奏响中外名曲,其中不乏《春节序曲》《茉莉花》等优美的旋律飘扬在大洋彼岸。
“让中国音乐和音乐人‘闪耀’世界!”余隆说,“在中美音乐交流领域,上交正不断推出中国新人新作。2月20日,我将执棒纽约爱乐乐团,上演中国作曲家的多部新作,用音符来表达各国人民在龙年新春的美好期许,这样的大型演出也是向世界推介中国文化及中国音乐人才的绝佳机会。”
彰显文化之力,深耕文化之美。前不久在第三届中国城市国际传播论坛上,上海再度获得“中国国际传播综合影响力先锋城市”称号,连续三年蝉联这项殊荣。IP SHANGHAI、Shanghai Let's meet、City News Service、Shanghaieye等上海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的重要品牌和平台赢得大流量、好口碑,增加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国际美誉度。
一年之计在于春,上海正在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和熠熠生辉的精神财富。“文化自信既‘写’在老百姓脸上,也流淌在每个人心里。自信的源头,或许就是博物馆内、大剧院里持续点亮的那盏灯、敞开的那扇门。”著名剧作家王丽萍感慨。
“文化软实力,也是发展硬道理。”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嘉鸣说,上海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打造文化自信自强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这既是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必须担负起的任务,也是上海牢记嘱托必须完成好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