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天气渐凉,然而海门经济社会发展却热潮奔涌,从黄海之滨到长江之畔,江海大地招商工作捷报频传、重大项目拔节生长、生产车间抢抓订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抓产业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近年来,海门始终坚持项目为王,抢抓重大国家战略叠加、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汇的机遇,紧盯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树立全球视野,大力推进委托招商、以商引商、活动招商,一批批新质项目加速落地。前三季度,海门签约并注册重大项目56个,完成全年任务的90.3%,超过序时进度15.3个百分点,招商引资综合得分位列南通县(市、区)第一。
招商有精度,构筑发展“强磁场”
近日,武汉工程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刘健教授团队的“大型矿车智能驱动系统国产化”项目,通过海门区“东洲智荟”创业计划评审,并在常乐镇注册成立了江苏能研电气有限公司。
该项目一期计划投资2000万元,租用2000多平方米厂房和办公楼,预计3年内实现产值1.5亿元。目前常乐镇正落实厂房,即将进入装修阶段。该项目的投产,标志着又一优质科创项目在海门落户启航,将为该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添新动力。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从装备制造产业升级而来的新兴产业,也是海门区重点培育的“3+3”产业集群之一。立足自身实际、明确发展方向,海门积极推进精准招商。近年来,海门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进行优化,聚焦新兴产业,重点布局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新兴产业,高端纺织、现代建筑和先进装备制造三大优势产业,加速构建“龙头带动、配套跟进、整链融合”集群式发展格局。
重大项目持续突破,强化精准推介是基础。为有效对接客商和项目,提升招商精准度和实效性,今年以来,海门区紧紧围绕“2+4+N”活动体系,高频次举办主题性、小型化精准招商推介活动。截至9月底,全区已先后举办各类招商活动93场次。
三季度,海门区重点举办了首届东布洲国际艺术节、海门城市合伙人沙龙(上海站)、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协同资源对接会等主题招商活动34场次。“走进海门”系列招商活动,以集微产业为方向,瞄准国内半导体产业最发达的“核心区”和“次核心区”,“矩阵式”组织招商推介活动,目前,已在北京、深圳等地举办了3场活动,现场通过“区长一对一”精准对接项目13个。
同时,海门区抢抓“家门口”的展会招商机遇,努力让更多“走进来”的参展商变成“留下来”的投资商。在“2024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南通)发展大会暨船舶海工产业展”期间,海门区组织全区各区镇及招商、科技等部门积极参会,深入对接参展商,三天里共有261人次参会,实现参展企业对接全覆盖,获取有效项目信息10多个。
做大“朋友圈”,拓宽招商线索源
9月底,由海门区正余镇、海门科技人才集团共同主办的2024正余镇机器人产业招商暨投融资对接会在上海举行,活动当天举行了委托招商签约仪式和项目签约仪式。德高洁特种爬壁作业机器人、泽玉浦工业机器人等10个项目进行现场路演。
项目是地方发展的“生命线”,是稳定增长的“压舱石”,也是区域竞争的“胜负手”。“海门招商新机制释放了巨大的招商新动能,推动项目招引持续突破。”海门区投资服务中心主任黄健辉说,针对当前招商引资新形势、新要求,海门创新体制机制,今年重点构建“政府招商+市场化招商”的“大开放”“大招商”新格局,建立全球化的第三方委托招商新机制,并对条件成熟的开发园区组建实体化的招商公司,建设市场化全球招商网络,提升招商引资竞争力,实现有效精准招商。
今年海门各区镇和驻外招商局对标海门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选择大行大所、咨询机构、协会商会、科技孵化器、建筑设计公司、企业服务公司、创投机构等为第三方委托招商机构,大力度推行委托招商。到目前为止,全区共与84家第三方机构签订委托招商协议,实现区镇、驻外招商局全覆盖。
全球化第三方委托招商,为海门迎来了一片招商引资新天地。前三季度,全区与第三方机构共联合组织招商活动33场,累计获取项目信息165个,完成项目签约19个,超全区签约项目的三成。
目前,委托招商成效正逐步显现。总投资1亿美元的奎斯德光电项目,正是与海门区签约的一家投资咨询公司引荐的。今年3月,海门区获取项目信息后,第一时间对接洽谈,6月初项目顺利签约落地并注册。总投资3000万美元的精密阀门制造项目同样由第三方委托招商机构推荐,并已成功签约。同时,由第三方委托招商机构推荐的高功率半导体覆铜陶瓷基板项目、偏光片及光学模组项目以及外资高端工业设备项目、金属零部件项目等也在加快推进中。
当好“店小二”,项目建设加速跑
10月14日,南通胜嵘数字化智能工厂项目负责人李孟浩专程来到海门区审批局,送来一面写有“情系企业办实事 高效服务暖人心”字样的锦旗,对该局项目审批窗口的优质服务表示感谢。
上月初,由宁波甬泉集团旗下公司宁波胜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南通胜嵘数字化智能工厂项目在余东镇顺利开工。该项目总投资5.08亿元,其中设备投资2.06亿元,主要研发生产人体工学支架、商用智能机器人核心结构部件和增程式无人机等低空经济领域核心产品,达产后可实现年产25万台套商用机器人核心部件和4000台套增程式无人机。“我们从与余东镇第一次接触到项目开工,仅用了3个月时间,海门的高效服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更加坚定了企业投资海门、扎根海门的信心和决心。”李孟浩说。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今年以来,海门区主动靠前服务,进一步提升项目审批服务效能。在招引项目阶段,帮助分析、论证和研判招引项目的产业政策相符性。开展项目审批“预审”服务,指导用地、环评、用能、规划、施工许可等环节申报办理,常态化实施桩基先行、施工许可一证办理、拿地即开工等审批改革。
在海门港新区俐马三期项目现场热火朝天,一片繁忙景象。据悉,该项目总投资8亿美元,三期项目今年6月开工建设,其中1号织布车间建筑面积4.18万平方米,设计年产能4万吨针织面料,可满足后续印染、成衣的原料需求。俐马(南通)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汉龙介绍,项目在前期筹备中,充分感受到了海门区高效便捷的审批服务,这坚定了企业在海门生根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近期公司还将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成衣车间,计划年底项目开始生产运营,俐马纺织将正式进入海门时代。
一个大项目就是一个新增长点,一批好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项目开工接二连三的背后,是海门区主动当好“金牌店小二”的责任与担当。今年1至9月,全区新开工重大工业项目29个,认定达产项目27个、竣工项目18个,达产和竣工项目个数分列全市第一、第二。
日报记者 袁晓婕 黄天玲
日报通讯员 刘海滢 彭炜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