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发挥林长制引领作用,始终坚持部门协作、长效监管、打防结合,多措并举,全链条依法严厉打击涉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加强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保护,有效遏制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全力维护生态安全。
一、强化源头治理,严查“全链条”风险隐患
对上游源头和销售终端进行循线深挖,通过打源头、端窝点、查流向,从源头斩断利益链条。一是风险排查除隐患。聚焦捕、收、销、食环节实行全链条打击,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2023年,联合市场、公安等部门重点排查人工繁育单位、集贸市场、饭店等场所百余次,摸排违法线索百余条。二是严格审批重监督。对人工繁育、科研、观赏展演等利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活动进行“闭环”审查,严格审查合法合规性,强化持续跟踪监督,及时掌握动物繁育动态,有效切断非法经营利用野生动物链条。三是压实责任严巡护。各级林长、执法队、护林员按照区域划分,明确巡护值守职责,加大巡查防控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和隐患排查治理。2023年全市各级林长深入责任区及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展巡林督查3.9万次,护林员开展日常巡护27.1万次,救助各类保护野生动物62只。
二、强化以宣促行,搭建“纵向到底”的宣传矩阵
以社会关注的野猪、鸟类等事件为切入点,创新宣传方式和载体,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调动社会和群众力量,切实提高宣传效果。一是发挥主流媒体引导向。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制作播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栏目12期,总结报道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及典型事例,进一步引导全社会坚决抵制破坏生态文明行为,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二是借助民间组织造声势。联合“黄山自然讲堂”等公益组织多次开办“林长+小林长”知识讲堂,邀请爱鸟人士、学院教授拍摄“中华秋沙鸭 共同守护他”宣传视频,从民众的角度解读保护野生动植物和打击其违法行为的重要性。三是发动广大群众营氛围。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站、护林员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将野生动植物保护纳入村规民约,依靠民间林长、群众、志愿者的力量,实行群防群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三、强化多方协作,开展“部门联动”行政执法
充分发挥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执法行动,通过多部门密切协作、联动参与,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一是严厉打击出重拳。常态化开展“清风行动”,在“两节”等重要时间节点,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打击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重拳打击市场监管等领域各类违法行为。2023年全市共查办案件81起,其中刑事案件46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86人,收缴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332只(株)、非法猎具303个,罚款和罚金共计9.3万元。二是部门联动零容忍。建立“林长+检察长”制度,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加大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通过开展联合生态大巡护、普法宣传、侦查阶段积极介入协助,精准高效开展好野生动物的保护。2023年全市共办理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案件42件,向法院起诉37件,均获得法院判决支持。三是柔性执法相结合。在严守法律、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实行柔性执法,对初次违法、无危害后果或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进行不予行政处罚或轻微处罚,以批评教育为主要手段,更好地维护秩序、保护权利、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