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公布了第一批《江苏人文经济入库案例》,全省共44个案例中苏州有8个案例入选,在全省排名第一。在苏州,过“酥”年,“酥”不仅是苏式年味,也是文化产业品牌的黏性与特别竞争力的另一种表现,这8个人文经济学案例完美诠释出了文化产业的苏式路径,也是“酥”字的人文经济角度的亮丽解读。
入选案例包括打造人文经济共生共荣的“平江样本”、长江文化节扛起弘扬长江文化大旗、“夜周庄”塑造古镇旅游新“夜”态、探索视听文旅融合发展的“黎里实践”、“运河十景”描绘现代版姑苏运河繁华图、苏州湾数字艺术馆——开启文化与科技无界融合的数字艺术之旅、版权“针眼”穿引苏绣产业“金线”、丝绸纹样数字化创新应用。这些案例为江苏人文经济发展提供了普遍性经验,也为苏州文化产业发展实践“走在前、做示范”提供源头活水。
“人文经济是地区文化与经济协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取向,体现文化经济融合发展属性,也由此落脚和引领文化企业和文化项目的发展,从而服务于地区现代化进程和人民美好生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苏州以人文经济为统领,打造着‘一面是经济,一面是人文’的新时代苏州双面绣。”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旅游管理学科负责人、东吴智库副院长教授周永博认为,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社会民生的改善、人文旅游经济的融合发展、文化与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不仅绘就了吴风悠扬、雅致惬意的新时代《姑苏繁华图》,也充分体现了苏州以文兴业、以文聚力、以文化经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