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滁州:向“新”而行 澎湃发展新动能

  原标题:追“光”逐“链” 产业为先

  滁州 向“新”而行 澎湃发展新动能

  滁州是皖东门户,江淮明珠。近年来,滁州市拉升标杆,奋勇争先,充分利用区位、资源优势,抢拼新赛道,大力发展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拓宽服务渠道,创优营商环境,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跨2000亿元、3000亿元台阶,取得了“走在前列、争创一流”的好业绩,迸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一粒砂”聚成千亿光伏大产业

  近日,记者来到全椒县力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调试着各类生产设备,自动化机械设备正在作业,热火朝天、争分夺秒的繁忙场景映入眼帘。

  “一期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百亿元,二期年产20GWh储能电池项目将在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滁州力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哲介绍,随着产能释放,力神滁州基地将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电池系统领域发挥供应链核心企业作用。

  力神滁州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产品为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以力神电池为龙头,全椒县吸引了光大激光智能科技、滁州精朗科技、滁州三同涂装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项目落地。

  今年1月至10月,全椒县6家新能源电池产业投产企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0.9亿元、增长162%;完成工业投资21.4亿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0.6亿元。全县新能源产业共入驻企业22家,总投资296.3亿元。力争全年实现新能源电池产业工业产值14亿元。

  距离全椒县50公里左右车程的来安县晶科能源(滁州)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电池片及高效单、多晶光伏组件产品,是目前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本部以外投资量产规模最大的项目之一。

  晶科能源(滁州)有限公司由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10亿元,分二期建设,一期10GW投资55亿元,占地434亩,二期10GW投资55亿元,占地约550 亩。

  据晶科能源(滁州)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实现“当季签约、当季开工、半年投产”:2019年11月7日签约,12月29日正式开工;2020年5月28日4.8GW生产线产品下线。

  抢抓光伏产业发展新阶段新机遇,来安县聚焦光伏产业链上下游重点环节,制定光伏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产业布局,将“双招双引”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结合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确定主攻方向,梳理招引目标清单、组建专业招商队伍、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完善跟踪服务机制。截至目前,来安县共有光伏产业制造项目4个,主要产品为光伏电池片、组件、光伏胶膜等,光伏产业2023年预计产值369亿元。

  从“一粒砂”到“千亿产业”,滁州市近年来持续加强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科技创新,通过平台建设和企业自主创新形成合力,促进关键技术迭代突破,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抢占新能源赛道,不断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壮大。据悉,目前滁州市光伏产业产值已突破千亿元。

  优化营商“软环境”拼出发展“硬实力”

  企业来不来、来了之后发展得好不好,都与营商环境息息相关。

  在亚士创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王永军谈起滁州市的营商环境,连连称赞。

  亚士创能科技(滁州)有限公司集团总部位于上海,2015年落户全椒经开区,该项目是公司在当地的第一个投资项目,也是中国涂料行业第一家落户滁州的头部企业,主要生产建筑水性环保涂料、保温材料、保温装饰板和干粉类产品。紧接着,2016年该公司投资建设了第二个项目亚士创能新材料(滁州)有限公司,2020年又投资建设了第三个项目亚士防水科技(滁州)有限公司。

  “我们在这里的投资不断增加,就是对该地营商环境的最大认可。从最初的一个涂料车间,到后来把浙江嘉兴以及上海的工厂全部搬迁到这里,集团第一个防水材料工厂也落地这里,如今全椒已经成为集团的华东地区制造基地,是集团整个产业链横向扩张和纵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王永军说。

  据了解,全椒县巩固企业遍访机制,确定53家单位190名干部对全县490家企业、50个项目进行干部联系包保,落实“五个一”联系包保,一月一遍访。

  不仅如此,全椒县县级领导直接帮扶,完善县级负责同志直接联系服务企业工作机制,“点对点”联系服务全县规模以上重点企业,29名县领导直接联系全县301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服务企业大走访、大帮扶等活动,走访情况由县企业服务中心以短信形式“一日一报”。

  “滁州这些年发展势头强劲,我们刚来滁州这里投资的时候,滁州经济总量排在全省五六名,现在已经位于全省前三了。”王永军说,滁州当地的承载能力也越来越强大,人才、物流以及产业链优势明显。

  “滁州基地是集团在全国所有的基地里,地方政府帮扶企业政策落实最及时、最透明的地方之一。”王永军说。

  营商“软环境”的不断优化,拼出了发展的“硬实力”。近年来,滁州市创新工作方法、拓宽服务渠道,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去年生产总值全省第三,在去年以来的省辖市季度“赛马”评议中,滁州经济运行连续7个季度全省第一,营商环境连续6个季度全省前三,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以“绿”为媒看“亿元村”的致富密码

  以前,林桥村的“三看”是:一看林桥断头路,二看林桥破草屋,三看林桥断炊户。如今,林桥村有了“新三看”:一看林桥树,二看林桥柏油路,三看林桥富裕户。

  近日,记者走进滁州市来安县舜山镇林桥村,道路两旁、房前屋后,林木成荫,苗木交易市场里是苗农们买卖交易、装车运苗的忙碌身影。苗木销售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的林桥村,年销售额达1.6亿元,被称为“亿元村”。

  林桥村地处江淮分水岭,土地贫瘠,缺水易旱。“穷则思变。”林桥村党总支书记刘宏燕介绍,当年,村里牵头成立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由村干部带头入社,并充当合作社政策宣传员,先后动员360户苗木种植“散户”加入合作社抱团发展,2003年,林桥村注册“林桥”商标,所有经纪人、合作社、营销点全部以此商标对外宣传和经营,打响了林桥苗木品牌。

  在发展传统苗木的同时,林桥村还积极探索精品苗木新途径,引导村民树立转型发展意识,再通过改良种植方式、引进新品种、推广“容器苗”等方法,提出了由绿色苗木向彩色苗木、花卉苗木、盆景造型苗木转型的发展理念,形成了以林桥为核心的苗木花卉现代农业示范区,村里的粮农、菜农已全部转型为苗农,实现了家家会种树、户户能卖苗,完成了由粗放型种植向高端高效种植的转型。

  “树苗扦插以后,一年小苗只能卖20元,经过2年修剪造型,上盆后能卖到200多元,如果再经4年培育,上盆后价格能升到1000元左右。”林桥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石少军介绍,把林木作为盆景对外销售附加值很高。

  除了转型,林桥村还有更长远的规划。毗邻江淮分水岭风景道,该村正探索“苗木+旅游”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林桥村瞄准休闲养生周边游市场,将休闲旅游和苗木观赏相融合,吸引更多周边游客观光游玩。村里陆续建起休闲农庄,积极开展苗木科普研学游活动,来自南京、合肥、滁州等地的游客络绎不绝。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了产业增效、村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如今,林桥村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蜀桧种植基地、安徽省唯一苗木花卉专业村、滁州市两个“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之一。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5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