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4日讯(记者 李心怡)“早上骑车时我的钱包丢了,里面有八万元现金和一部手机。”近日,杭州市拱墅区小河街道居民陈女士心急如焚,向正在小河派出所开展联合工作的共治队员小李求助。小李迅速在街道“城市眼·云共治·小河网驿”智能平台上全时段查找监控,并联动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排查,几分钟内便锁定遗失地点和拾包人员,最终将包原封不动交还,整个过程只用了57分钟。
这是小河街道探索“小河共治”基层治理新模式的一个生动印记。
“小河街道指挥室收到,请讲。”在小河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里,几名工作人员正盯着大屏,手持对讲机与前方队员沟通。他们根据信息类别进行着事件分流、处置、反馈等操作,并联动各执法部门高效率处理事件。
去年5月,小河街道组建了一支由派出所巡防队员、执法中队保序队员、乐堤港整治队等50人组成的集矛盾纠纷化解、群众求助为一体的队伍——小河共治大队。大队成员常态屯于街面,每当遇到矛盾纠纷事件,他们能第一时间快速到达,先期稳控。此外,物业公司保安等人员也被纳入共治大队兼职队员,作为基层“网格眼”“平安哨”共同守护安全。
“有了‘手脚’后还需要有‘小脑’做信息的指挥统筹管理。”小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潘燚桂笑着说,“街道的综合信息指挥室便相当于‘小脑’,发挥了统筹协调、指挥调度、视频巡查、信息研判等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小脑”将数字智慧手段充分融入到了基层治理当中。在综合信息指挥室的大屏上,网格状的时间、点位、数字等信息密布,“事件的统筹协调、流转处置主要依托‘城市眼·云共治·小河网驿’等数字平台进行,非常方便快捷。”潘燚桂指了指大屏介绍,通过GIS实时指挥系统,能快速建立工作指令派单、签收、监督、反馈的高效指挥体系,指挥“手脚”更好执行指令。
1分钟响应启动,3分钟到场处置,5分钟增援力量协同作战,这样的速度和模式对小河共治大队队员刘松来说早已不陌生。“我们还会有每年一次的军事训练,每月一次的业务培训,每天一次的集合点评,确保共治队伍叫得应、打得赢、留得住。”
小河共治大队自成立以来,已累计参与接处警6250余次,参与率100%,现场化解矛盾纠纷460余起,重复报警率下降至5.9%。今年,“小河共治”模式作为杭州市唯一典型案例入围“2023全国法治获得感典型案例”。“由街道‘小脑’主管、部门协管的高效联动处置模式,让目前小河街道社会面治安情况持续向好。”潘燚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