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和阿里巴巴共同打造的上海烘焙工坊亮相,成为星巴克在全球最大的新零售“智慧门店”。
今年6月,电商巨头亚马逊宣布将以137亿美元的高价全资收购美国最大生鲜超市全食超市。两大巨头的这一次跨界合作被美国媒体解读为“亚马逊偷师阿里”。
在过去的一年里,盒马鲜生、天猫无人超市、天猫小店等新物种的出现,以及天猫新零售在全球的推进;首个海外eWTP的启动,物流、支付、云计算等电商基础设施在全球的复制,以往被我们每天熟悉的生活方式,正在成为时新的“商品”,“出口”到全球各地。
《华尔街日报》把这股推动全球商业革命的力量归结为“中国方案”。
电商巨头亚马逊也来偷师?
在过去的很多年,电商巨头亚马逊一直是这个行业的引领者。不过近年来,亚马逊开始大规模杀回线下。除了备受瞩目的Amazon Go无人售货店,今年5月,亚马逊在纽约主城区开了一家实体书店。
9月8日,美国财经媒体Investor's business daily报道称,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给传统零售业带来的影响尚无定论。不过阿里巴巴早已在新零售领域不断开花结果,并在过去两年里已经迅速在快消领域迅速孵化出类似盒马这样的新零售物种。
德国银行在一篇分析报告中在对比阿里巴巴和亚马逊这两大电商巨头时提出了更为直接的观点,认为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战略已经走在亚马逊前面。
事实上,从去年云栖大会正式提出新零售的概念,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正在全球的零售业和电商界掀起一股新零售的飓风。
在星巴克的智慧门店里,用支付宝扫码付款后,可通过手机淘宝“扫一扫”功能观看到星巴克咖啡烘焙、生产及煮制的全过程,同时通过AR技术还能直观感受到2万平方米工坊中的每处冲煮细节。
不久前,阿里以224亿港币收购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这场收购也被认为是阿里即将掀起中国商业零售史上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次系统性改造。因为高鑫旗下包括欧尚、大润发两大品牌,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大卖场运营商。
从入股苏宁、收购银泰,到开出盒马鲜生,阿里成为这股新零售模式全球的领跑者。
今年8月,福布斯在《阿里巴巴打败亚马逊》的报道里是这样写的:正是凭借新零售上的强劲表现领跑,同时在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拥有5.6亿活跃消费者的规模效益、消费者选择多样性以及涵盖消费、娱乐、内容等多产品服务的无边界网络效应等方面,阿里巴巴领先了多个身位。
让世界惊叹的速度
西班牙时间11月11日下午,天猫“双11”开始才一个多小时,快递员就敲开了西班牙马德里一位买家的大门,包裹里装的是他刚刚在速卖通上买到的一部中国品牌手机。从下单到收货,仅仅用了1小时40分钟。这个包裹来自于不远处马德里的一个菜鸟海外仓。
在过去的“双11”,通过包机和海外仓的布局,海外剁手党正感受前所未有的“中国速度”:北京时间11月11日下午,速卖通“双11”交易开始仅一个多小时,不少海外消费者就陆续收到了商品。这些商品是从菜鸟设在俄罗斯、西班牙、法国等地的海外仓发出。
时间切回到11月8日的悉尼,是另外一番景象。位于郊外菜鸟悉尼GFC的仓库内,数百万件商品已经全部备货完毕,印着菜鸟联盟和Chemist Warehouse(澳洲大药房)字样的箱子已经做了预打包。
菜鸟GFC仓也叫订单履约中心。一般来说,跨境商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GFC直邮模式,一种是保税区备货模式。保税备货模式适合国内热销的成熟爆款,质保期长的商品,商家通过国际大宗物流将大量的货放在国内的保税仓中。GFC在商品入仓、补货、退仓方面都更加灵活,保税区断货的品类可以迅速补充到GFC,保障商家的爆款商品在超卖后不必下架,所以GFC更适用于一些保质期短的商品。
GFC仓在海外商家和海淘族之间构建起一条不同于直邮和保税仓的物流通路。比如从菜鸟悉尼GFC仓到中国消费者手里,最快的一单72小时。
除了比一般的直邮更快,菜鸟在全球主要城市建立的GFC仓已经成为澳洲商家新品爆款的试验场。
刚刚用7小时05分创造了破亿新纪录的澳洲大药房,今年,通过悉尼的这个GFC仓做了很多有意思的尝试。
澳洲大药房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Nancy透露,在接入GFC这一年时间里,他们尝试售卖了很多新的美妆产品、成人奶粉等,在10月20日的汇聚澳洲活动上,一个新上架的成人奶粉,在活动里卖了近10000罐。
今年的天猫“双11”,吸引了14万卖家参与,其中6万是像澳洲大药房一样的海外商家。这个数字是去年的近5倍。
事实上,除了物流和商家规模的提速,从“双11”看到的是这家诞生于杭州的互联网企业的全球化速度与中国消费模式的国际影响力。
海外机构的统计显示,10年前,中国电商交易额不到全球总额的1%,如今占比超过40%,已超英、美、日、法、德5国总和;2016年,中国个人消费相关移动支付交易额高达79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11倍。美国波士顿公司的报告称,亚马逊在美国达到50%的渗透率用了14年,而淘宝在中国只用了9年。
升级全球商业的“中国方案”
11月初,阿里巴巴首个海外eWTP(电子世界贸易平台)试验区--马来西亚数字自由贸易区在吉隆坡全面运营。启动之后,一个马来西亚榴莲的出口清关时间从此前1天时间,现在只要3个小时。
这个数字自由贸易区的启用,不仅仅停留在提升通关效率的层面,这里将是一个关系物流、支付、通关、数据一体化的数字中枢。也就是说,这里还将是马来西亚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以及中小企业通向世界的窗口:通过已经开通的“一站式”流通服务平台,马来西亚的中小企业不但能全球买、全球卖,还能72小时送达。根据当地媒体的报道,eWTP在马来西亚的落地,将使得马来西亚小企业的出口增长速度翻倍,并创造6万个工作机会。
从2016年马云正式提出eWTP的想法,到在马来西亚正式落地,只用了一年多时间。“阿里巴巴从中国走出去不是要全球化阿里巴巴,而是要全球化电商的基础设施。”马云反复在公司内部强调说。
在马云的设想中,未来,世界由一个一个的e-hub组成eroad,e-hub为中小企业提供一切全球贸易的基础设施,让“全球买全球卖”成为现实。这也意味着,这是一套包涵了电商、技术、物流、支付、大数据以及服务等一整套设施和方案的全面输出。
为了建立这个电子世界贸易平台。2016年,马云飞行超过30万公里、870个小时,见了19个国家的元首和首脑。
除了推动eWTP的落地,今年,阿里加码了在技术上的投入,马云新近也提出了基于技术层面的“NASA”计划,并设立“达摩学院”,在全球7个城市设立实验室,三年中投入超1000亿元人民币的研发资金,用于基础科学研究,和颠覆式技术创新。
这些在杭州早已被大家熟悉并成为每天日常的生活方式,被《华尔街日报》归结为“中国方案”,并成为推动全球商业革命的力量。
《华尔街日报》在这篇文章中说:“全世界都在睁大眼睛看向中国方案。今天的世界换了一种方式持续‘收藏’中国,不再是古老的瓷器和青铜器,而是引领全球的先进技术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