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6日讯 H7N9在今年秋冬季节还会像今年上半年一样,不断新增病例吗?之前传闻的人传人的变异情况,到底有没有出现?昨天,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浙大一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教授,省“千人计划”、省特聘专家、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郭潮潭博士。
为什么气温低于20℃病毒易死灰复燃?
“H7N9禽流感病毒其实一直存在,只不过气温一降低,人的行为习惯会发生改变,比如不开窗通风等,导致人感染的机会增加。”郭潮潭博士说。
郭博士介绍,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我国检测出全球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后,这个病毒就已经存在了。上半年,在江浙沪一带陆续发现感染人员,进入6月份,气温升高后,新的感染人员越来越少,导致不少人产生病毒已消失的错觉。
“病毒并没有消失,而是一直寄居在禽鸟身上。禽鸟是许多流感病毒的宿主,而且H7N9禽流感病毒对禽鸟致病力不高,所以感染这些病毒的禽鸟不会出现大面积病死情况,人类又没有新增病例,大家就以为病毒消失了。”郭博士说。
由于感染病毒的禽鸟大家无法察觉,当一些人和禽鸟密切接触后,就沾染上了这些病毒;当气温低于20摄氏度后,不少人习惯关上窗户,密闭的环境给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机会。所以大家会产生气温低于20摄氏度,流感病毒又重新出现的感觉。
“不管什么类型的流感病毒,我们都建议大家勤开窗勤通风,这是最好的防范方式。”郭博士说。
今年秋冬,疫情是否会卷土重来?
“这个担忧是不必要的,目前仅是新增一例,属于散发状况。即使像今年上半年这样的情况,全省也仅40多例,属于散发,非大面积流行,所以大家没有必要恐慌。”李兰娟院士说,每年秋冬季节都是流感的高发季节,H7N9禽流感再次出现并不奇怪,根据上半年及目前感染者的情况来看,大面积感染的可能性不大。
作为我省救治H7N9禽流感的专家,昨天李院士也赶到绍兴进行了会诊。目前,患者刘先生的病情比较危重,两肺出现“大白肺”即大面积感染情况。李院士经过会诊,确认刘先生的发病历程和上半年我省所有感染者的情况类似,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病毒没有变异迹象,李院士率领的研究团队,也同时对病毒开展了研究,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
针对刘先生的病情,李院士建议绍兴当地采取上半年救治重症患者的诊疗方案,即“四抗二平衡”,我省的重症患者都依据这个方案,转危为安。昨天,相应的治疗已经陆续给刘先生用上,希望不久能够听到好消息。
水灾和H7N9禽流感有关系吗?
民间有一种说法,大灾之后有大疫。无独有偶,就在上周,我省不少地方发生水灾,本周灾情慢慢得到控制,昨天我省又新发一例H7N9禽流感患者,部分网友就将两者联系起来,怀疑是否水灾淹死大量鸡鸭,带来了病毒。
对于这个说法,李院士并不赞同:“洪水会传播一些病毒,比如螺旋体病毒等,洪水退却后,确实容易发生一些传染病。但是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是早些年公共卫生防疫能力不强的时候,才会发生的情况。随着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大面积消杀工作的及时跟上,我省已经很少听说有这样的情况。”
水灾之后最容易发生的传染病多为经过皮肤传播,而流感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所以网友们的这个推断不成立。
郭博士也直接否定网友的说法:“如果真的是水灾带来的病毒,新发的感染者就不是一例,而是会出现一大批,所以这个说法不成立。”
“我的建议是,政府部门依然不能放松对活禽市场的监测,如果发现感染病毒的活禽要及时处理。经过上半年的疫情,大家的防范意识都提高了。我个人觉得,应该不会出现上半年不断新增病例的情况。”郭博士说,从预防流感的角度来说,任何时候,大家最好不要和禽鸟密切接触,特别是一些野生禽类。
普通流感疫苗,能否防范H7N9禽流感?
“秋冬季节是流感的高发季节,打流感疫苗,可以防范季节性流感,但是H7N9禽流感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流感疫苗。”李院士说,H7N9禽流感疫苗的种子株已经研究出来,但还需要相关部门决策是否需要生产该疫苗。如果情况需要,经过一些必要的程序,相信疫苗生产、上市的时间会很快。
李院士表示,虽然普通的流感疫苗无法防范H7N9禽流感,但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流感疫苗,少感冒,个人免疫能力少受到损害,对H7N9禽流感也有一定的防范作用。
“最近气温又突然下降,我建议大家注意保暖,少感冒,注意营养,提供自身抵抗力。如果出现发热的情况,请一定要重视。”李院士表示,绍兴这名患者,10月7日发病,但因为重视不够,拖到10月11日才到绍兴大医院就诊,所以才会出现重症情况。
“根据上半年我们收治的患者情况来看,早确诊一天,发展为重症的可能性就会降低10%,病死率也会降低13%,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发热。”李院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