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首页>地方频道>杭州>社会

城西几多河道消失在高楼中 大力治理仍未扛过菲特

  浙江在线10月18日讯 10月,台风“菲特”把杭城变成了“水城”,城内多处马路成了“河道”。而每逢水淹,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把目光投向城西,因为但凡杭城遇“水患”,此处总是榜上有名——这就是留下。

  2007年10月8日,台风“罗莎”过后,留下汪洋一片,至今令人记忆犹新;而这次,台风“菲特”又让留下“很受伤”:

  截至10月7日15时,留下街道普遍积水严重,留下大街路面积水超过40厘米;茶市街社区安乐新村小区60户底层住户家中进水,10多户人家水已经淹到床边……

  水淹留下的症结在何处?饱受积水之痛的留下近年改造是否有成效?何时才能彻底告别水淹的日子?

  留下镇老居民:

  只要汛期一到

  留下年年都涝

  昨天,记者抵达留下集镇中心时,马路上还留着不少土黄色的灰。

  “这都是积水退掉后留下来的黄泥。”蔡女士是外省人,2004年来留下,在街道办对面开了家烟酒行。她说,这次积水没进了她的店里,“在老家从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水!”

  而对于留下的“原住民”,对于这样大面积的积水,也有些陌生。在他们的记忆里,老底子这种情况很少很少发生。

  赵阿姨今年56岁,住在留下茶市街社区,“我在这里生这里长,这么大的水,几十年前从未遇到过。只记得2007年那次台风来,曾经涨过大水,一直淹到腰这里。”

  记者见到陈文星大伯时,他正在清理自行车,“前几天被水淹过后,还没好好擦洗过。”

  1948年出生的陈大伯,是地道的老“留下”,从留下屏峰一家企业退休后,一直住在这里。他告诉记者,早些年,留下没有各色的现代化建筑,除了镇中心,其他地方不是茶园就是稻田,稻田间分布着一块又一块池塘,河网密布。“雨一下,雨水‘哗’地就流到稻田里和池塘里去了,不记得有什么积水发生。”

  在陈大伯脑海里,除了菲特,印象很深的台风有两个,一个是2007年的“罗莎”,还有一个就要追溯到几十年前了。

  “1957年的台风,雨下得也蛮大,镇上道路也积起了水,不过很快就退下去了,因为水马上就排到了河里、田里。”陈大伯说,“至于2007年的‘罗莎’是留下被淹得最惨的一次。差不多这10年来,只要汛期一到,留下年年都涝。”

  街道基层干部:

  曾经河港交错,如今很多溪河都消失了

  “留下的地形是‘硬伤’,南面是连绵的山,北面是平原河网。”留下街道党工委委员王喆形容留下就像一个“锅底”,加上东西两侧地势也高,留下被周边高地以“U”字型包在了里面。

  遇强降雨,山洪下泄速度很快,而平原泄洪能力弱,很容易形成内涝。“这次雨量过大、过于集中,长时间的大暴雨超过正常防御范围,山洪冲下来一下子排不出去,就淹了。”王喆说,除了地形和自然因素,留下地块的开发以及快速城市化进程,也与内涝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留下以前是杭州城西的蓄洪区,有很多农田、鱼塘等,小和山等地还种着茶树,雨水从山上下来后,水田有一定的蓄洪能力,加上西溪湿地强大的消化能力,就像海绵一样,吸饱了水后,水才会排到道路上去。

  而现在的留下区块开发迅速,拔地而起的建筑高楼和高教园区,西溪湿地周边也都在开发,让这一带的土地硬化得相当快。

  王喆说,城市河道对排涝有很大作用,但随着城市化加快,有些河道“消失”了,“以前西穆坞水库下来有一条小溪,后来因为建造高中操场,逐渐变成了一条暗河。”

  这样的例子还有好多,让王喆印象很深的是原来流经安乐新村的一条不知名的小溪,“上世纪70年代以前,这条小溪是通往留下河的,后来一家国企在那儿建了宿舍楼,小溪没有了。山上的水下来后,只能靠路面下的雨水管排出去,暴雨一来马路上就很容易积水。所以碰上‘罗莎’、‘菲特’,安乐新村都淹得很严重。”

  河道管理者:

  各项排涝工程上马,“菲特”过后起到一定作用

  历经“罗莎”后,留下街道“吃一堑长一智”,在安乐新村重修了一条暗河,拓宽了涵洞。这项改造工程在凶猛的“菲特”来临之际,发挥了作用,靠暗河的排水,此次安乐新村的积水远没有“罗莎”时来得厉害。

  陈大伯告诉记者,虽然今年的水也很大,但是跟2007年“罗莎”过后相比,情况明显要好些,“而且水退得要比6年前快。不知道是不是跟留下各条河道的过水通道改造过有关系?”

  记者了解到,从2009年开始,有关部门在留和路东穆坞至石马段建造了6个箱涵,主要用于缓解小和山高教园区的排涝问题,马路有多宽,箱涵就有多宽。

  同时,从西溪留下街道门口开始,一直通到留下河,铺设了一根雨水管,把积水引入留下河。留下河边还新建了雨水排涝泵站。

  此外,02省道荆山桥和新开河桥两处桥涵从10米扩建成20米,送水量从原本的40立方米/秒增至70立方米/秒,沟通了上埠河、沿山河的水,使留下的山洪进入五常港、顾家桥巷,流到余杭塘河再转进运河。

  “‘菲特’比‘罗莎’更猛,但这次留下的积水比2007年深度低了10-20厘米,积水时间也短了很多。”杭州市市区河道监管中心配水防汛处处长楼道明认为,上述的那些工程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

  而在小和山高教园区经历了“罗莎”和“菲特”两次台风的陈妍同学,也从一个侧面作了印证。

  2007年,陈妍考入浙工大读本科,“那年台风过后,学校里到处都是水,淹到膝盖这里,鱼都游到了路上;我们被困在寝室,离食堂就几百米路,但就是过不去。”

  后来,陈妍考入了自己学校的研究生,没想到研究生毕业前,又来了一次台风。

  10月7日那天,狂风大雨持续不断地扑向小和山高教园,陈妍赶紧储备“粮水”。庆幸的是,最后浙工大校园除了部分地方有积水外,总体安然无恙,校园出行也不受太大影响。

  症结分析

  “透水层”减少

  影响城市蓄洪

  对于以留下为代表的城市排涝难问题,楼道明有很多话说——城市建设越来越现代化,但为什么城市抗涝能力看起来反而越来越弱了?他分析了其中三个最主要的原因。

  第一,是城市自身的“先天不足”。以留下街道为例,“盆地”式的地理构造,很容易让积水产生。而如“山城”重庆,由于城市地形因依托山地呈阶梯状分布,城市的积水倾泻就比较快,对于排涝比较有利。

  第二,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原有“透水层”的破坏。例如,杭州古荡地区原来有许多河塘和农田,每个河塘、农田犹如一个个微型“小水库”,都有一定程度的蓄洪能力;但高楼逐渐建造起来后,路面硬化,千百个“小水库”消失了,绿化面积和水面率减少,水泥、沥青路面大量出现,使雨水很难下渗。

  第三,是城市功能规划设计的先天不足。在国内城市规划建设早期,肯定也分析过排水泄洪问题,但可能当时的规划标准跟不上现在的生态环境变化,后期管理起来就有困难了。

  “这是在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最头疼的问题,是城市‘通病’。”楼道明表示,市区河道监管中心在2008年才成立,虽然近5年来河道消失现象几乎没有,排水也大多比较畅通,但在十几年前,还是有一些地方的河道或多或少地消失了。

  留下的水

  最后排到哪里去了

  当问及杭城积水的最终去处时,楼道明给出了答案:大运河。

  楼道明还是以留下街道为例,解释了从城区排水到大运河的过程。“例如,上埠河、五常港、新开河等,承担了留下地区的排涝功能。”

  那么雨水汇入这些河道后,又往哪里去了呢?

  楼道明说,这些水系都是互相连通的,各个河道里的水最后都会进入运河。而运河排水有三条路径:通过湖州排入太湖,通过嘉兴排入杭州湾,通过上海排入黄浦江。

  “所以运河在杭城排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对于城市河道管理者而言,这样的排水大枢纽有爱亦有愁。

  今年10月6日,“菲特”带来的强降雨使运河水位大幅升高,全面超警戒线,造成托顶,包括留下上埠河等在内的杭城河流水无法顺利进入运河,严重阻碍城内排涝,也影响了留下过水河道整改的效果。

  而留下遇到的困境,几乎就是杭城排涝面对大雨时的一个缩影。

  “杭城排水,我们还要看运河心情。”一名水利工作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

  据悉,大运河水位顶托的困局,或许能在三堡排涝工程全面建成后有所改观。“这个工程的原理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在运河水位过高时,也能把运河水排到钱塘江里去。”楼道明说。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00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