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首页>地方频道>杭州>社会

“广场大妈”的纠结舞事

  杭州市民在跳广场舞。

  浙江日报讯 “还好我们搬得早,不然也成众矢之的了。”下午4时,杭州市下城区,现代雅苑22幢,55岁的刘珍丽摊开报纸上关于“广场舞冲突”的报道,抬头看着丈夫叶三纯。

  身为一名广场舞领舞者,刘珍丽在和平广场一带颇有知名度。10年前,她随丈夫从温州到杭州定居时,在这个城市举目无亲;如今,她以舞会友,结下了不少朋友,“姐妹们多得很”……

  然而,在她的回忆里,6年广场舞,跳得艰难。和其他团队一样,因为“噪音扰民”,她们曾不断遭到小区居民投诉甚至抗议,“前后换了五六处场地”。现如今,她们歌照放、舞照跳,却与邻居们和睦相处,相安无事。

  游走在广场健身和公共利益之间,刘珍丽和她的伙伴们,是如何和谐开跳的?

  跳舞:

  小区业主屡次投诉

  现代雅苑里住着5000多名业主。相比较好的绿化,公园配套显得捉襟见肘:仅有一个百余平方米的太极广场,以及一个小篮球场。

  刘珍丽住的22幢,正挨着太极广场。没有朋友,刘珍丽初到杭州时的生活极尽无聊。每天早晚,她都跟丈夫到小区里散步、健身。平淡的日子一晃就是几年。

  2007年夏天,年轻时已有舞蹈功底的刘珍丽,在网上看到了一段广场舞视频,立马产生了兴趣,不仅照着视频反复学习,还加入了不少广场舞QQ群。出于全民健身的考虑,2007年开始,全国各地推广广场舞。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广场舞席卷大江南北。当时甚至不断有“志愿者下乡推广广场舞”、“全国推广‘百姓健康舞’”等新闻见诸报端。

  很快,刘珍丽买来音响,并说服一名金华退休老师为伴,每天清晨6点左右,就在太极广场上跳开了,“慢慢的人就多起来了,固定的有六七个人。”

  就在刘珍丽跳起广场舞的前一年,王秀娟一家三口也住进了现代雅苑15幢——这是距离太极广场最近的房子之一。清晨5点40分准时起床的王秀娟,几乎每天都和楼下这群“闻鸡起舞”的大妈们擦肩而过,“一开始影响并不大,也没怎么在意。”

  但她很快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孩子开始上小学了,每天要赶在6点50分起床,“楼下很早就开始吵,孩子等于要少睡一个小时啊!”特别是夏天,天亮得早,“不关窗户简直没法睡觉”。

  王秀娟开始尝试委婉地提醒大妈们,“我们去说,她们就调低了,但过几天又很响,都是邻居,怎么好意思又去说?”受到噪音干扰的居民们,开始给物业打投诉电话。

  对于这些投诉电话,现代雅苑物业服务中心主任杨明雷印象深刻,“业主投诉,我们就派保安过去协调,保安一去,大妈们就把音量调低了。”保安们每次都很为难,“业主的投诉我们得解决,但跳舞的人也有自己的说法,向着谁我们都不是。”杨明雷说。

  苦恼:

  “有人说吵,就换地方”

  投诉多了,大妈们意识到,自己似乎成了一群“不受待见”的人。

  “都是一个小区的,也要照顾到别人的感受。”刘珍丽回家抱怨的时候,丈夫叶三纯总是这样劝解。

  她们试着主动将音乐调低。“有段时间,我们把声音调到原来一半不到。投诉倒是没了,但大家都说跳得很没劲。”刘珍丽说,跳广场舞,图的就是节奏感。

  声音往上调,邻居又要投诉了,怎么办?于是,她们开始换场地。

  太极广场四周都是房子,难免影响居民休息,“那就到河边去!”2009年夏天,队里有人提出来,小区紧挨着上塘河的地方,有一个半圆形的休息区,“边上只有一幢房,受影响的人会比这里少。”

  过了一阵子,楼上又有居民开窗朝大妈们喊,“我们就把音响搁在沿河的藤萝架下,有植被挡住,对楼上的影响会变小。”这样一来,楼上的居民果然不再抗议了。

  好景不长。一个晨曦笼罩的早上,住在沿河22幢2楼的老大爷,怒容满面地冲出来,“一把按掉我们的音响。”跳舞的大妈们连忙道歉。随即,她们又换地方了。小区就这么点大,能去的地方都想遍了。2009年下半年,有人提出,到和现代雅苑一路之隔的现代名苑去,那里有一片葡萄架,环境清幽,“应该不会吵到谁”。

  “没过多久,楼上下来个女的,也不跟我们吵闹,一声不响就把音响按掉,然后坐到我们跳舞的地方。”看这架势,大妈们意识到,这个“阵地”同样守不住了。

  “前前后后换了起码6处场地,每到一个地方,只要有人反映说我们吵,我们就换地方。”当时的刘珍丽相当苦恼,“我们聚在一起跳舞,图的是健康快乐,也不想吵到大家。”

  大妈们甚至想过,实在不行就换到边上的和平广场跳,“肯定不会影响到谁”。但是,这样一来,不仅路途较远,而且音响等器材搬来搬去也是件麻烦事,“关键是,那里紧挨着大马路,空气不好,根本不适合早锻炼。”

  在找到合适的“据点”之前,现代雅苑的广场舞大妈们,一直在打着“游击”。“我们也有意调低声音,尽量不影响到其他人休息。”大妈们苦恼的是,声音实在是难控制,“不同人对声音的敏感度不一样,很难说放到多低不会吵到人……”

  自律:

  来之不易的“据点”

  就在大妈们焦虑不安的时候,物业服务中心的杨明雷也在思索着解决的办法,“肯定要尽可能照顾到大多数人的利益,又能让双方兼顾”。他把小区里有可能的地方一一罗列出来,甚至画了图。

  2011年夏天,一次在小区里巡逻,杨明雷走出南面小门,看到了工大桥下的一块空地。这块空地实际上已经在小区门外。上塘河边的游步道和工大桥在这里上下交会,桥下是一块百余平方米的水泥休憩台。由于距离居民楼较远,又有桥面遮挡,大妈们若在这里跳舞,声音再响都不碍事。

  杨明雷随即找到刘珍丽,推荐了这块“宝地”。

  刘珍丽随即和丈夫带着音响来踩点,把音响调到最大,让丈夫到旁边居民楼去听声音,“连续跑了好几幢楼,都没什么影响。”

  但是,就在刘珍丽准备带姐妹们去新“据点”时,大妈们却七嘴八舌地抗议起来,“桥下空气肯定很浑浊”、“这么暗,多难受”、“桥上车来车往,会很吵吧”……

  作为领舞者,刘珍丽的作用此刻彰显无遗。她反复在姐妹当中做工作:“桥下有桥下的好,放心跳,不怕有人抗议,而且雨天不怕淋、夏天不怕晒,还能跳得晚一些,有啥不好?河边空气也不差嘛!”

  一开始,仍然有不少人持有异议。但让大家安心的是,搬到这里跳了一段时间,却再也没有人来抗议,物业也没再接到任何投诉,“慢慢地大家就接受了,总比吵到别人好,起码不会心里不安。”刘珍丽说。

  随着场地的固定,跳舞的队伍也逐渐壮大起来,“最多的时候有50多人,有些是从德胜路、余杭塘路、艮山流水苑等地,专门开车、坐车赶过来跳的。”

  现在,每天早晨7点半开始,刘珍丽会带着大家先练50多分钟《回春医疗保健操》,再跳半小时的《佳木斯》,然后是五花八门的流行广场舞。

  “7点半这个时间,也是我们相互间商定的。”刘珍丽说,这个据点来之不易,深怕再遭到抗议,“另外,我们很多人都要送小孩上学,这个时间其实也刚合适。”

  没有了后顾之忧,大妈们从此跳得更加欢快了,从游步道经过的人们,也开始注意到这群活力四射的大妈们……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42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