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0日讯 昨天,2013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分别发布。中科院新增选院士53名,中国工程院新增选院士51名。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系杨华勇教授新当选为工程院院士。
工程院院士平均年龄56.9岁
中科院的53名新院士是从391名有效候选人中脱颖而出的。新当选的中科院院士平均年龄54岁。经过此次增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总人数为750名。
中国工程院的51名新院士是从560名有效候选人中产生的。新增院士中年龄最大的是“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总设计师、77岁的船舶设计制造专家徐芑南,最小的年龄48岁。平均年龄56.9岁。至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807人。
昨天,中国工程院对新院士提出八点共勉,希望他们头脑清醒,婉拒不适当的物质待遇;避免参加各种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评审、鉴定、咨询;谦虚谨慎、不以“权威”自居,带头营造科学民主的学术环境和氛围;实事求是,尊重同事的劳动和成果,正确处理成果、论文和报奖的署名和知识产权问题等。
此外,来自美国、法国、丹麦等6个国家的9名外籍科学家今年新当选为中科院外籍院士,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至此中科院现有外籍院士总人数为72名。中国工程院2013年选举产生了6名外籍院士,其中美国籍4人、澳大利亚籍1人、丹麦籍1人。通过本次增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总数增至45人。
文理兼修,“工程男”拿的是哲学博士学位
新当选工程院院士的杨华勇,1961年出生,可谓文理兼修。工程学出身的他,却有着哲学博士学位。
他与浙江大学的结缘,还得从25年前的一场大雪说起。上世纪八十年,他在西南大学教书2年后,辞职前往英国留学。在那里,他完成了自己硕士与博士的学位。
1988年冬,他作为一名年轻的博士,应邀到浙江大学做短期访问。当时,天下着大雪,异常寒冷。
火车到达杭州已是凌晨3时,人生地不熟的杨华勇原打算先在火车站附近找个小旅馆住下。
没想到,刚下车,就已有人迎了上来。“杨博士,欢迎您来浙大访问,路上辛苦了。”这位教师姓段,是时任浙江大学校长路甬祥专门派来接他的。
正是在浙大访问的这段时间,给杨华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定,回国到浙大任教。这一回,就在浙大呆了24年。
浙大给了他宽容优越的科研环境,他也给浙大带来了荣耀。
-现状
-人物
国产盾构,击败“洋盾构”拿下马来西亚政府采购单
今年1月,他以第一完成人“盾构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的项目,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
杭州地铁1号线,近江站(北)至江陵站(南),4分钟一瞬间的事,却穿越了最复杂的地形——钱塘江底。
砂性土、圆砾卵石层和承压水,如何对付又精准掘进?盾构机,立下汗马功劳。而浙江大学教授杨华勇带领的团队,则给了国产盾构机“心脏”——电液驱动和控制系统。
10年前,隧道掘进装备基本是“洋盾构”的天下,而中国企业只担当了“施工队”与“加工装配队”的角色。
德国、美国、日本等跨国公司,对中国封锁了盾构机的核心技术。为此,浙江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华勇带领团队与国内几家龙头企业紧密合作,组建的产学研项目团队立志研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盾构机。
10年间,杨华勇率领团队,解开了盾构的“心脏”秘密,同时与企业合作,攻克了盾构掘进中“失稳”、“失效”及“失准”三大国际难题,并将相关自主技术、关键技术应用于盾构的生产。
2004年第一台自主设计制造土压平衡盾构出厂,2008年第一台复合盾构机下线,2009年第一台泥水盾构研制完成。2009-2011年,已有132台国产盾构机售出,2011年占了60%的国内新增市场。
中国自主设计制造的盾构机还击败了“洋盾构”,拿下马来西亚的政府采购单。不仅如此,中国的盾构机,还小批量出口新加坡、印度、泰国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地区。
“运气好,赶上中国大建设”
昨天,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公布时,杨华勇正在湖南长沙出差。他说,一天收到了数十条祝贺短信。
其实,在一个月前,就有朋友告诉他,他的名字进入了候选名单,还在进行审核。那时,对于这个消息,他感到惊讶。
就拿今年年初的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来说,“拿一等奖的就有4人,而且,还有发明一等奖,还有特等奖。”在他看来,比他更优秀的,大有人在。
对此,他只是这么评价,“运气好,赶上了中国大建设。”他的“一技之长”,有了用武之地。电话那头的他,一再强调说,“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好。”
其实,他一直都在“埋头”干事。他的研究领域,需要与一线工人接触。跑工厂、进工地,这是家常便饭。“一线”工作,给了他特别的性格与作风。
首次与他接触,是今年1月采访国家科学进步时。当时,对他的印象是:“实诚”。短信必回、邮件必回,言语谦恭。不解之处,他一定会耐心讲透为止。
目前,他还在与盾构打交道。这回研制的盾构,更有难度,专门对付特别的地质——硬岩。“西部的高速公路建设和打通隧道,需要这个装备。这个装备,可以打长距离70公里的隧道。”他介绍。不少地方,都是硬岩的地质,除西部不少城市外,还有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