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地图,往往是你敲开一座城市大门的钥匙。通过地图上的坐标,我们可以走进城市的街巷,寻找目的地,或者,一些失落的记忆碎片;又或者,寻访到一段段浓厚的历史。
从1997年开始,一群对地图情有独钟的人,在杭州碑林组织了第一届地图收藏展览,并发起成立民间地图收藏专业组织。这也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的民间地图收藏组织。近20年来,组织成员坚持开展地图收藏、研讨、交流、展览活动,他们还利用收藏地图优势,自筹资金编印了《浙江省古府州县地图集》,为社会提供了一份详实的历史资料。
今年2月初,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学会下属地图文化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是全国第一家测绘系统设立的专业性的地图文化组织。在这些成员手中收藏的一些珍贵的手绘地图,就记载了杭城发生的点滴历史。
今年70多岁的赵大川是浙江省文献收藏研究会副会长,也是地图文化专业委员会会员。
走进赵老师家的阁楼,不大的空间里摆着一排排一人高的书架,桌子上堆着文房四宝和他画的梅花图。
赵老师从书架中抽出一本他编纂的《杭州古旧地图集》,书上没有一丝灰尘,可见主人时常拿出来翻阅。这本书有10几厘米厚,里面收录了从宋代至解放初期杭州古旧地图222幅。赵老师翻到第211页,这是一张1964年的《城郊站位图》,也是赵老师自己所收藏的一幅杭州老地图。
这张地图与一般地图“上北下南”的方位布局不同,采取的是“上西下东”的布局。记者看到地图上密密麻麻地标注出了很多地名,中间用直线相连,像极了现代的地铁线路图,只是站点要多得多。
从地图上,记者发现当时很多杭州的地名和路名和现在一样,如“湖滨路” “中山北路” “体育场路” “井亭桥” “官巷口” “众安桥”等杭州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当然,也有像“人民新村” “二炮台顶”等已经更名的地点。
赵老师说,这是一张三轮车交通图。在那个年代,坐三轮车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除非是家里有急事,比如老人住院,住在小巷子里,公交车站又离得远,才会叫个三轮车。大多数都是旅客出差,拿着很重的东西,或者是公务员出去办事,可以拿着发票报销的,才会坐三轮车。那个时候的发票和电影票一般大小,有1分的,也有1角6分的,下面还写明了车号及车工。赵老师说:“开这个发票,除了能报销之外,主要是要个凭证,这样车夫就不能乱开价。”
当时,全杭州只有21条公交线路,而通往西湖景区的只有1班从城站到灵隐的公交车,因此市民要前往西湖,三轮车也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记者注意到,地图上每个地名上都标有数字,“图上用圆圈标示站点,圆圈里面的数字则表示着站数,都以城站为起点开始计算。”赵老师说,在那个年代,三轮车的地位有点像现在的出租车,又有点像公交车,它能直接把你送到想去的地方,但又不是招手就停,一定要到规定的站点上去等车。因为三轮车不可能骑得很远,每隔几百米就有会有一个站点,最远的,也就1公里,1个站点差不多1分钱,“如果当时你要从城站坐三轮车到六公园,有8个站点,就是8分钱。”
“时代发展太快了,很多东西转眼即逝。很多时候,一件不起眼的小东西就是一个见证。就这个图,当时由杭州市三轮车管理处发行,很多人都有,但现在市面上就只剩下这一幅了。”赵老师说,这些曾经年复一年地穿梭在杭城大街小巷的三轮车,现在只留在了老一辈人的回忆里。
1935年出版的《杭州省都图地图集》,使用了现代的测量手段,精准详细到了各个村、里
在赵老师家里,类似的“孤本”还有不少。几十年来,他从各种渠道收藏了不少有来头的东西,比如已经编印发行的《杭州省都图地图集》里的地图。赵老师说,这唯一的一套地图是由前杭州市长周象贤在抗战前夕带出去的,等到抗战胜利后,才把这套书带回来,他偶然间从别处发现的。名中的“都”和“图”相当于现在的“区”以及“乡、镇、村、里”。
“这是1931-1934年由浙江省民政厅测丈队进行测量,1935年时出版的地图,使用了现代的测量手段。我收藏的其他古旧地图里,基本上没有像这种精准详细到了各个村、里的。”赵老师说,由于杭州近代战乱频仍,杭州土地资料、地契损毁严重,能侥幸躲过一劫留存下来的不多,完整的更少。
地图的语言,记录了历史。“收藏广博要研究,研究精深当著述。”这是赵大川几十年收藏经验的总结,也是他几十年研究生涯的写照。如今,他又在编撰《杭州古旧地图拾遗》,准备今年出版。他说,想要把真实的历史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地图就是最好的证据之一。
谭启晓也是地图文化专业委员会会员。走进谭老师家, 14平方米的书房里,也是被各种书籍塞得满满当当。
今年77岁的谭老师,是杭州铁路设计院退休工程师,他笑着说:“我这人酷爱收藏,尤其喜欢收集地图。同时,我还会自己画地图,说句不谦虚的话,整个委员会里没人画的地图比我更好。”
谭老师之前在铁路设计院就负责绘制图纸,还曾给杭州的邮局绘制过配送区域图。每一条马路、每一块水域都标注得非常详细。更让记者感到惊讶的是,地图上的每一处文字就如印刷体一般工整。
谭老师从书房里拿出《2010年杭州城市规划图集》,里面收录了他最珍贵的1991年由他自己亲自绘的《杭州铁路枢纽配合钱江二桥有关工程平面图》。对于杭州老火车东站是如何诞生的,谭老仍是记忆犹新。
“改革开放后,第六个‘五年计划’铁路建设有三大战役,分别是‘中取华东、南攻衡广、北站大秦’,需要在杭州建立一个铁路枢纽。”谭老师回忆道,当时铁道部的两大设计单位提出了两个不同方案:一个是将铁路枢纽建在三墩,一个是选择在乔司建,两方争论不休。最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来到杭州主持华东铁路建设会议,现场拍板将铁路枢纽建在乔司。这样,也就有了成为枢纽一部分的火车东站。在地图上,记者看到谭老师将两组方案都画到了地图上。
50多年下来,他总共画了100多幅地图,如今,只要拿到一张新绘制的地图,“我一眼就能看出其中有没有问题。”谭老师笑着说。
董正泉是浙江省地图文化专业委员会会长,据他介绍,早在1996年,杭州就聚集了一大批喜欢收藏旅游相关纪念品的朋友,其中一些对旅游地图感兴趣的同好,以图会友,逐渐走到一起。同年,由董正泉牵头,经杭州市职工收藏协会同意,旅游文化专业委员会地图分会正式成立,浙江省民间地图收藏由此正式拉开了序幕。
随着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会员人数不断增加。说起现有的收藏总数,董正泉告诉记者,他本人收藏的地图就有近万件,从新出的旅游地图到清朝、民国时期的旧地图,从专用地图到各种地图集、外国地图,都有所涉猎。
而委员会中的其他成员也是各有所长。比如,盛雪舟收藏有众多县市旅游地图,韩一飞热衷于古旧地图,蒋荣则是电子地图的收藏大家。2005年,会员们还自筹资金编印了《浙江古府县城地图集》,为传承地图文化做出了不懈努力。
而在董正泉所收藏的地图中,有一张上世纪40年代初出版的《江西土壤图》,上面有个地名叫“浙大码头”。原来,抗战时期,浙大为了躲避战乱,曾进行西迁,并在泰和短暂停留。其间,浙大师生听说当地居民饱受水患之苦,于是自发捐款,并发动泰和人民修筑了一条防洪大堤,大坝便以浙江大学命名,又称“浙大码头”。
“这张地图虽然标注的是土壤信息,但也记录了这所大学的一段历史。而在另一张民国初期出版的全国地图上,就已经标注出了曾母暗沙、南沙群岛、西沙群岛、钓鱼岛等,说明在那时候,我国就对这些岛屿拥有管辖权,这些都是历史在地图上所留下的印记。”董正泉说。
活跃的民间地图收藏活动也促进了地图文化事业的发展。省测绘局长期以来非常关注和支持这支独特的地图收藏力量。
浙江省测绘事业在全国领先,随着我省测绘与地理信息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地图文化的日益普及,设立地图文化专业委员会条件成熟。地图文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后,随着一大批地图收藏爱好者和测绘领域专业人士的加入,浙江省地图文化发展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
董正泉说,虽然目前地图文化收藏比较小众,但是圈子里文化气氛很浓厚,投机的人少,爱图的人多。地图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强烈地吸引着这些地图爱好者。“地图记录的东西微小,容易为人所忽略,但却是对历史最真实的记录。”
浙江省地图文化专业委员会欢迎地图收藏爱好者加入,如有入会申请,藏品交流,相关地图鉴定、查询,均可致电0571-88054189,联系人:葛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