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首页>地方频道>杭州>社会

别样的“留守”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时今日,王维诗中重阳节之感似乎更合留学生春节之情之景。由于海外各地人文环境和教育制度不同,留学生们春节回家的客观条件也不同,很多身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在春节里,只能用礼物和电波寄回一份对父母的思念。

  我曾有过一段留学经历。当我远在千里之外的时候,母亲依然会在家整理我的房间,每逢春节会放盆水仙花,门上贴一个“福”字。但在电话和视频里,她有时会发牢骚:“上班已经很累了,双休日还要帮你整理房间。”“反正我又不住,也没人要看,你觉得累就别弄了。”“你还不懂。”母亲没说错,刚出国的我还沉浸在对外面世界的兴奋中……

  我问身边和我一样留学的朋友,每个人都会告诉我,“即使你离开家,不管多久,父母还是会把孩子的房间整理干净。”原来,这是个常态,我不是特例。那些年,我在异国他乡奋斗、迷茫、失意……当再次来到纽约,遥望“自由女神像”的我,内心却没了翻滚。我已明白,对父母而言,不管我们走多远走多久,在他们心中我们就是“一个在外打拼的孩子”。

  孩子打拼在外,父母在家,这是一种特殊的“留守”。记得父母和同为留学生朋友的父母,嘴边总挂着一句话:“家里不缺钱,你该用的就用;我们不想你,家里挺好的,你如果喜欢那边,你就别回来……”记忆里,这话父母从我第一天踏出国门开始就没停过,但却是一句五味杂陈的“谎话”。留学生在国外学习工作和生活,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远在千里之外父母的心,短信、电话、QQ、微信,父母用尽一切所能想象到的方式,关注着子女每分每秒的生活。

  从开始的厌烦到渐渐的理解,亲情和对家的思念把我融化了。从2013年开始,我一直在关注留学生群体和他们的父母。这群留学生中,最小的16岁,最大的30岁;有15岁就开始离开家生活的,最长在国外10年的,有还在读高中的,也有已经在异国结婚工作的。

  留学并不是富人的专属,千万留学大军中,有很多工薪家庭的孩子。留学对于工薪阶层的父母来说是一件如履薄冰的事,但他们可能愿意把100元里的90元给孩子,把压力和孤独留给自己。这样的家庭,留学是父母给子女的额外“恩惠”,这样的家庭,父母内心会很矛盾。自己辛苦赚的钱,把自己最心爱的人送到千里之外,他们心里很明白,孩子将来越走越远,可能永远都不回来,而自己要在生活工作中努力维护“强者形象”。

  随着留学时间和自身成长,我又明白了,没有不缺钱的人,没有一帆风顺的家庭,更不会有不想念孩子的父母,有的只是父母“编织”的美好景象,让在外的子女安心生活。对着在大洋彼岸的子女,他们每天要“撒谎”。

  每次采访后,我会邀请每一位父母给自己的子女写一句想说的话。“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只愿你在那里好”,父母之间都素不相识,但他们想给子女说的话,都是异曲同工。距离产生美,我想也适用于每个家庭,这种距离牵着亲情,再远再久都不会断。

  有一种“爱”,是常常会装着不在乎,只是把“思念”留在心底;有一种“留守”,看上去并不那么寒碜,只是把孤独和压力全留给自己。

  留学,毕业,回国,当再次看到母亲时,她说了一句平淡无奇却冲击我内心的话,“这几年不给你收拾房间,你回来住哪里?”

  “乡愁,如果我说想家了,别人会说‘谁要你出国的’,躺这里真踏实,好想把这张床也带走。”

  马林,26岁,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留学、工作5年,杭州市闲林镇人。

  马林的房间不大,卡通粉红色床单和公牛队的枕头套都是少年时代留下的。桌上放的2015年历是父亲回国之前摆着的。五年前,他离开了父亲去美国和母亲一起生活。上一次回国已经是三年半前。出国前,他指着地球仪告诉他从未出国的父亲:“爸爸,我要去这里生活,可能很久很久都不会回来。”

  回国之前想了很多种和父亲重逢的场景。现实中,没有一点点激动、一点点落泪的感觉。只是叫了一声“爸”。感觉几年时间就像昨天放学回家一样。这个家现在已经基本不住人了,周围和我童年时期已经早不一样。爸爸现在和爷爷奶奶住一起。爸爸说:“不住了也绝对不卖,这是家的根。”

  “好温馨哦,你看这张床,长得特别别扭。这是因为老爸帮我加了一张椅子让床变长了。”爸爸还是像以前一样的感觉,只是胖了,白头发多了,老了一点。在国外的时候平时还好,一过年心里特别想家。现在毕业了,最大的心愿就是努力赚钱,以后带爸爸去美国玩一玩。

  “无论走到哪里,自信都是成功的基础。”钱嘉杰,浙江省绍兴市柯桥人,16岁,留学澳大利亚墨尔本读高中6个月。有一天他和母亲视频,他说:“妈妈,我想我至少要读完高中再读完大学,可能还会在这里工作。至少10年不在家里呢。”视频另一边,家中的母亲流泪了。

  “父母是你坚强的后盾。”李卉鸣,上海市黄浦区人,25岁,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留学3年并毕业工作。墙壁上挂的是李卉鸣毕业仪式上的照片,读完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生后,她在当地一家媒体从事市场工作。照片左边是她的房间,李爸亲自贴上了“福”字。

  “我们等着你,一起实现‘家庭梦’。”吴陈琦,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闻堰镇人,24岁,留学日本东京三年,研究生在读。“儿子最让我欣慰的是像个男人了,现在我们爷俩之间交流的都是男人之间的话题,以前他经常挂嘴边的抱怨都不见了。”父亲吴国龙讲到儿子的变化就笑得合不拢嘴。

  朱颖从出国开始,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给家里寄明信片,在他们家的桌子上已经铺满了明信片,妈妈手里拿着的是女儿去荷兰之后寄回来的第一张明信片。她说:“再过两年要换个大台子。”

  “希望你用智慧、才情、胆略和毅力开辟出一块属于你自己的土地。”何梦怡,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人,22岁,留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并毕业工作,出国4年2个月。何妈妈的一切社交空间里分享的都是有关女儿留学生活的一切。2014年8月,她还特意赶去澳洲墨尔本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

  “只要你们安好,我们便是晴天。”宋歌,上海南汇区惠南镇人,26岁,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奥里利亚留学并毕业工作,出国4年。这个房间是父母给他准备的婚房。略空荡和布置简单的房间里,墙壁上挂着一幅写有“永结同心”的画。“想他的时候会来这里坐坐,也已经习惯他不在家里了。”

  “人生无须辉煌,但须精彩。珍惜时间,珍惜智慧,创造精彩的人生。”方中元,上海市徐汇区人,24岁,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韦伯州立大学读MBA,出国2年3个月。“儿子担心出国后我们会寂寞,走之前养了这条狗,这条狗的岁数和儿子离开家的时间是一样的,也算是一个寄托吧。”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98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