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10点,紫之隧道所在的杭城最西面一“纵”快速路正式通车。不过,从第一天的表现来看,通过紫之隧道通行的车流量并不大,对周边道路交通改善影响也并不明显。
杭州交警部门分析认为,这可能跟很多人还不清楚紫之隧道已经开通有关,通过运行一段时间,可能其吸流作用才会显现。同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如何上下紫金港路立交,大家容易搞晕,特别是北往南方向,紫金港路上的车子是无法上立交的,这点大家要记得。
车流量没预计中大
吸流效果还不明显
昨天上午10点,紫之隧道、紫金港路(紫金港路南隧道、紫金港立交南北跨线桥)、之浦路(枫桦路跨线桥、麦岭沙立交)正式开通,离开通时间还有几分钟,文一西路紫金港路口,想进入快速路“第一个吃螃蟹”的队伍就排上了。
去转塘美院附近上班的刘先生,从文一西路的家中转入紫之隧道,全程60码的速度,20分钟不到就进入了之江路。一到单位,他就发了朋友圈:“快,真快!有了紫之隧道,上下班能省半个小时。”
紫之隧道这一线的快速路开通,对城西往来转塘、之江甚至滨江的车辆应该是大利好。原先通过留泗路、灵溪隧道等道路通行的车辆,选择紫之隧道通行,是更为快捷的选择。同时,对外围的古墩路、紫金港路等道路的交通压力,也会起到缓解作用。
不过,从昨天的表现来看,紫之隧道似乎还没表现出其强大的吸流能力。
比如,昨天15时—16时这一个小时内,紫金港路立交北口有一个车流量的统计,南往北的车辆有605辆左右,北往南是250辆左右。
昨天下午5点左右,钱报记者在灵溪隧道观察发现,不管是北往南还是南往北的车流量都不大,通过隧道的车速基本可以保持在40公里/小时。
“从灵溪隧道及周边一些道路的通行情况看,我们总体感觉跟往常差别不是很大。”民警说,一方面根据规律,周三早晚高峰的流量本身不会很大,紫之隧道开通效应到底如何,还比较难判断;另一方面,根据观察和反馈,通过紫之隧道的车辆还不是很多。估计运行一段时间,知道的人多起来后,对周边交通的影响才会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