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邹倜然)浙江近日晴热高温天气持续,进入“烧烤”模式,气温数日持续在39摄氏度以上,地表温度高达60摄氏度。虽酷暑难耐,但仍有劳动者坚守岗位,在高温下作业。入伏后,浙医二院、省新华医院、省中山医院等8家医院已救治20余例热射病患者,其中,多为户外工作者。
入伏后一周,市三医院急诊科就连续收治了3位热射病人,都是户外工作者。患者58岁的王先生是铁路工人,7月16日上午,王先生像往常一样顶着骄阳开始工作。1小时后,工友发现他有些“不正常”,20分钟后,他突然体温升高,意识不清。送入市三医院时,体温有41摄氏度,失去意识,牙关紧闭、大小便失禁,身体处于抽搐状态。经过抢救,王先生已暂时脱离生命危险。
就在上周,浙医二院也收治了3位热射病人,均与长时间户外高温作业相关。
“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如环卫工人、交警、快递人员,以及年老体弱人群,属热射病易发人群。”浙医二院滨江院区综合ICU主任黄曼表示,热射病属重度中暑,是一种致命性急症,可累及脑、肝、心、肾等多器官,死亡率很高。
余杭区第三医院入伏后收治了4例热射病、1例热衰竭,5例都属重症中暑。该院ICU朱侠凯医师告诉记者,除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或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也是中暑常见的诱因。
据了解,中暑可分为3类。分别是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在体温升高等症状基础上出现意识障碍,就是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3种病症。其中,热射病是重症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以高热、皮肤干燥无汗和意识不清为主要特征,体温常可达40摄氏度,甚至超过42摄氏度,当体温超过42摄氏度时,患者的病死率为50%以上。
因此,一旦发现身边的人在高温环境下出现意识不清或者晕倒后,可以初步判断是严重中暑。医生建议,首先要进行降温,立即将病人转移至通风阴凉处,降温处理,并拨打急救电话或马上送医院救治,千万不可放松警惕。对于预防热射病,医生建议,如实在不可避免高温作业,应加强防护措施,限制暴露时间,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如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应及时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