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下午,休宁县源芳乡梓源村停车场上,数十辆全国各地牌照的车辆整齐停放;去新娘房瀑布的路口,游客在村民的摊位上购买饮料、玩具和小吃等。溯水上行,步道上游客络绎不绝;深水浅滩中,游客嬉水避暑;终点的山脚下,百米高的瀑布从天而降,飞珠溅玉,清新惬意,涤荡着游客的心扉。
倏忽间,清脆的吉他声响起,一首轻快的民谣与山前的瀑布对话,瞬间让这片清凉的山谷增添了青春的意韵。在新娘房瀑布的最佳观景位,“BRIDE’S”咖啡馆内,逃离城市的游客或坐或立,呷一口咖啡,眼望山水,浑然放松,好不闲适。
“今年6月10号第一次来这里,一眼就喜欢上了。”咖啡馆的创办者丁科说,“黄山的瀑布很多,但梓源村这里的瀑布很特别,于是我就想在这里做点什么。”
丁科1997年出生,黟县宏村人。作为一名从乡村走出去的青年,自大学开始,他就勤工俭学游历城市,如今他已走过全国50多个城市。毕业后从事过房产、销售等多个职业。年纪不大,履历不少。
或许是走过的城市多了,经历越多,就愈发怀念乡村的味道。2018年,丁科回到家乡,在黟县宏村创办了一家名为“晓·设计师”的民宿,并配套开了咖啡馆。
今年6月,丁科和朋友来到梓源村新娘房瀑布,本是游玩,不想却“一眼万年”。“从山脚往上走,一路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走到终点的时候,我就特别想喝一口水。如果这里刚好有一个地方可以歇脚,一杯咖啡、一杯茶水或一杯饮料,该多爽!”丁科说,也就是这一瞬间的感受,他萌生了在这里开一家咖啡馆的念头。
想干就干。丁科找到了源芳乡、梓源村,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他和梓源村签订协议,以乡村联合体经营模式寻求共赢,推动梓源村乡村旅游发展。
“村里提供场地,我出资建设;咖啡馆营业额的20%交给村集体。”丁科介绍,他投资了40多万元,以新娘房的英文“BRIDE’S”为名,建造了这间乡村咖啡馆,从想法萌生到落地建成,不到两个月。七夕那天,新娘房瀑布咖啡馆正式营业。
“相看两不厌,唯有新娘房。”休宁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吴福昌通过微信祝贺丁科。
开业不过两周,入店客流便给了丁科一个大大的惊喜。“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喜欢,超出了我的预期。”丁科说。
不过,丁科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有部分网友质疑,在山水间建立这样一间现代化风格并起着英文名的咖啡馆,会不会影响它与大自然的和谐?丁科表示:“当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它美好、安逸,可好像也缺少了一些年轻活力和有趣。同时我也听到很多声音说:如果在瀑布前喝着咖啡坐着休息那该多爽!”于是建筑业出身的丁科跨出了第一步,“既要守正,也要融合创新。通过植入潮牌元素,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来,年轻人多了,乡村会更加有活力。”
乡村最大的资本是生态。为了保护环境,咖啡馆建成后,丁科和员工们每天都会自觉主动地捡拾垃圾,村里也安排了专门的保洁员沿途清扫垃圾。咖啡馆的废水更是通过一百多米的排污管引到山外的排污池。
年轻人从城市回到乡村,在大山里开起咖啡馆,这是一场传统与时尚的碰撞,也是乡村与投资者的双向奔赴,更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
如果说,新娘房是丁科为乡村情怀买单的一个点,那么盘活整个梓源村,让这里成为承载乡愁带动乡村发展的一片热土,才是他想要的生活与未来。接下来,丁科和他的团队会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以乡村联合体的形式,把梓源村闲置的资产流转下来,盘活利用,吸引更多资本,做餐饮、开民宿、办乡愁馆、搞乡村公社等,以吸引更多人气客流,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
梓源村是第三批省级传统村落,地处白际山脉南麓,村庄位于山坳之中,森林覆盖率92.4%,距离屯溪只有半个小时车程,拥有新娘房瀑布、新娘房大峡谷、梯田茶园、红旗渠、皖浙古道等原生态旅游资源和百亩茶园、百亩猕猴桃园等农业资源。近年来依托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完善休闲旅游产品,逐步打造出村景合一、集生态休闲于一体的旅游村。
梓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叶长权告诉记者,随着梓源村生态优势的凸显,新娘房瀑布的走红,来梓源村的游客越来越多。今年5月份至今,来梓源村的游客每月都在两三万人,创历年来新高。丁科的新娘房咖啡馆和稍早些时候本村青年刘荣杰的山屿水咖啡馆的开业,大大提升了梓源村旅游内涵。
新娘房前咖啡香,乡村旅游路更宽。下一步,梓源村将积极争取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资金,着力解决停车难问题,打造停车场至新娘房瀑布沿路景观节点等,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拓展旅游业态,让更多村民享受生态旅游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