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发放购房补贴约1.3亿元、生活补贴约2.47亿元,解决各类事项9.6万件
真心真金,让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
又到今年毕业季,连云港市用盛大的仪式向即将告别校园的学子发出“留在港城”的真挚邀约。5月21日,江苏海洋大学,“5·21我爱你多一点”2024连云港市“人才日”暨大学生毕业季活动顺利举行。“脚下即热土 何须去远方”,围绕人才环境、人才政策、发展空间,连云港留才、惜才、爱才的满满诚意,通过一场精彩纷呈的晚会娓娓道来。
城市竞争,核心是人才。如今的连云港,正处在加快高质量发展“后发先至”的关键时期,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渴求人才。牢牢抓住人才这个“第一资源”,连云港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瞄准打造“一带一路”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目标,健全完善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发展体系,推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高质量发展“后发先至”蓄势赋能。
多渠道引才,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留住青年,就是留住城市的未来与希望。5月16日,连云港“八校联动”专场招聘会走进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本次招聘会是近年来规模较大的一场双选会,共有120余家优质企业参加,覆盖电子商务、石化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提供就业岗位3500余个,吸引校内外毕业生5000人次到场求职。”连云港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些企业实力都很强,薪资待遇也不错,根据人才政策,我能获得购房券、生活补贴,留在连云港发展挺好的。”应届毕业生龙泯竹在现场详细了解几家企业后找到心仪的岗位,与企业签订了就业意向。
抓住各高校举办春季大型双选会的时机,连云港组织各行业258家重点单位“走出去”,深入西安、成都、重庆、哈尔滨等地的高校求贤,提供优质就业岗位8100个。据统计,每年来连云港就业的毕业生达到3万多人。
平台是汇聚科技项目和创新人才的助推器,连云港整合园区、高校院所、科技企业、服务机构等多元力量,加快高能级人才载体建设,增强对各类创新创业人才的吸引力。
2022年8月,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创新中心在连云港揭牌成立,这是全省首家获批的省海洋领域技术创新中心。“连云港海洋资源禀赋优越,汇聚‘港、渔、景、岛、涂、能’等多种海洋资源以及江苏唯一的综合性海洋大学,为发展现代海洋产业、开展海洋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金翔龙被平台吸引,带领团队入驻。
高效低碳燃气轮机大科学装置、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等科创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康缘药业中药制药过程控制与智能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成立“一带一路”技术转移中心(独联体国家)、连云港市国际人才科技创新服务基地,牵头成立“一带一路”区域人才合作联盟……高端资源要素集聚,让连云港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明显提升。
近年来,连云港不断放大“花果山英才”品牌效应,高标准举办“双创周”“人才日”以及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结合各类节庆论坛和赴外招商推介、经贸合作等活动,不断增强引才新合力和城市吸引力。截至目前,连云港人才资源总量达98.3万人,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达1.47万人,位居苏北五市之首。全市累计引进国家级人才58人、省双创人才167人、省双创博士367人。
融合互促,人才链嵌入产业链
人才与城市互相成就,“双向奔赴”才能行稳致远。连云港立足产业特色,围绕石化、生物医药、新材料等10条重点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激活创新链,实现人才开发与产业发展深度对接、融合聚变。
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自带引才“磁性”。李迪川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专业,从美国莱斯大学博士毕业后到美国壳牌石油从事研发工作。2018年,他来到连云港徐圩新区创办江苏赛科化学有限公司,致力脂肪仲醇聚氧乙烯醚的国产工业化。
“作为技术人员,我选择一个城市,最看重的是好的研发氛围、好的发展空间。连云港是国家规划建设的7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经过10多年的发展建设,先后有盛虹石化、卫星石化等多家大型炼化企业落户,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在这里创业有着便于融入产业链的先天优势。随着石化产业的提档升级,对研发、高端技术和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吸引很多人主动来连云港就业创业。”李迪川说。
为产业精准适配人才,连云港不断推出产业高端人才专项支持政策,建立市级高层次人才事业编制“周转池”,对承担重点任务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引进、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实行专编专用、动态调整。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创新创业项目支持力度,推动资本主动靠近人才和项目。目前,连云港人才创投基金已推动赛恩医疗、数予科技等5家企业在连云港落地发展,拟投资总额达6700万元。在建立区域性招商中心的同时,连云港成立招才引智工作站,把人才工作嵌入项目招引全过程,实现供需两端精准对接。
“评价人才、使用人才,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连云港市委组织部人才处负责人说,给予企业人才举荐权,让企业在用人招聘、人才职称和技能等级评定、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有更大话语权和自主权,有利于更多产业人才精准落户连云港。
“我们的产品完全自主研发,对人才的依赖度非常高。”江苏力磁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婴幼儿磁共振整机设备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办公室主任肖双华说,其磁共振产品的软件研发由一位韩国人才KIM担任项目带头人,不论是研究成果还是从业经历,KIM都非常优秀,但因为只有硕士学历,无法申报省双创人才。连云港的人才部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破格出具一份材料,让KIM享受到省级人才项目扶持政策。“这让KIM安心留在企业继续研发,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肖双华说道。
连云港制订实施“百企千才”支持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遴选100家左右具有良好创新前景和发展潜力的企业,支持企业引进和培育1000名左右“高精尖缺”人才。对入选“百企千才”计划的,在培养、集聚、激励、评价等方面,给予人才全链条支持、全方位保障,进一步激发人才活力、激活创新动能。
贴心服务,让人才发展后顾无忧
在日出东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空气能产业公司,总经理尹亚领正忙着带领团队推进省双创人才项目——低温高湿地区空气源热泵智能除霜技术开发与应用,该技术成熟落地后,可以形成年产10万套智能快速除霜控制模组生产能力,达产后新增产值3000万元,每年实现碳减排12万吨。尹亚领说,这个项目能够申报成功,多亏了连云港的倾力相助。“去年我做省双创的答辩之前,市里专门从外地请来行业内专家,组织辅导至少3次。一年之内,我拿到区、市、省的三级双创,这是很少见的,总共为项目带来200多万元的资金支持,同时也让我能够参与到更高水平的竞赛,拓展视野,助推未来产品开发。”
着眼人才所急所需所盼,连云港精准提供最贴心服务,迎接五湖四海的人才留在港城。
自2022年人才新政2.0颁布后,连云港不断扩大政策覆盖人群、提升资助金额。聚焦人才长期关注、重点关心的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普遍性问题,近年来,连云港出台居住、就业、教育、医疗4个无忧政策包,为来连人才提供全方位保障。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购房券近1.3亿元,发放人才生活补贴近2.47亿元,为人才解决配偶就业和子女入学等各类事项9.6万件,人才满意度、获得感不断提升。“我去年9月搬到世纪凤凰城小区人才公寓,拎包入住,小区环境好,各种生活设施配套齐全,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连云港对待青年人温暖有心,真的很棒。”在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的潘玥点赞道。
连云港持续升级人才政策,联合团市委等单位建设10家“青连驿站”,提供500余个房间,为择业期青年来连求职应聘、就业创业提供最长10天免费住宿服务,为青年人才打造毕业在连求职“温馨第一站”。
“我们将今年确定为‘人才服务提升年’,常态化开展人才政策宣讲、双创辅导、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构建‘人才驿站、人才公寓、人才住房、人才社区’四位一体的安居体系,刚性落实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保障,着力解决人才的‘关键小事’,打造近悦远来新生态。”连云港市委组织部人才处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