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腊月,走进丹阳高新区横塘村祥泽家庭农场的小麦种植基地,只见碧绿的麦苗在冬日暖阳下生机勃发,而伴随着麦田上空嗡嗡的响声,农场负责人邹志祥正操控着一架农用无人机,为小麦撒施分蘖肥。“眼下是冬闲季节,也是小麦越冬期,但仍是小麦促弱转旺保春发的好时机,所以冬季田管松懈不得。”邹志祥乐呵呵地说。
今年54岁的邹志祥在村头开了一家农资销售店,从事农资经营已有30余年。从原先单一为农户提供农药、化肥及蔬菜种子等经营服务,到后来发展到自己种田并走上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之路,10年来,他将农资经营树立的求新求特、高质高效的理念运用到粮食生产实践中,通过优化品种、强化科技管理,成为丹阳市的科技示范户,并获得2023年小麦“高产王”的美誉。
邹志祥告诉记者,在进行为农服务的过程中,虽然他不遗余力向农户宣传推广新型高效肥药乃至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但一些农民往往抱着老观念,对新产品、新技术有抵触心理。这对邹志祥触动很大,为结合生产实践用效果来增强农资推广的说服力,同时也是为了发挥示范效应,他果断决定承包农田进行稻麦的大面积种植。
2013年,邹志祥流转了横塘村的300亩土地,走上了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种植之路。“刚开始,我还没有投资农业机械,人手不够就雇请机械打理,但在农田管理过程中,我发现机手的作业标准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有的偷工减料,作业质量不高。所以也就倒逼自己投资农机装备。”邹志祥说,从种粮第3年起,他就开始陆续投资购买了中型拖拉机、高速插秧机、自走式喷秆式喷雾机和无人植保机等农业机械,以及配套的旋耕机、播种机、激光平田机等机具。2018年,祥泽家庭农场正式成立。通过不断更新换代、提档升级,目前,农场除了粮食烘干设备因缺乏设施用地而没有购买外,其他用于粮食生产耕种、机插、飞防等机械基本配套齐全。目前整个农机装备投入,扣除国家和省市农机购置补贴,已达120万元左右。
有了现代农机装备加持,祥泽家庭农场的粮食适度规模化种植,很快走出了一条高质高效生产之路。近几年来,邹志祥不断开展小麦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和集成栽培技术的运用。2023年夏收时节,他的农场基地示范方内种植的小麦新品种扬麦34,经农业农村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实割实测,平均亩产达到632公斤,一举刷新了丹阳市小麦新品种示范种植的单产最高纪录。2023年秋种,祥泽家庭农场全部种植了这一高产优质新品种小麦。邹志祥认为,扬麦34属穗数型高产稳产品种,抗倒性特别好,高抗白粉病、抗穗发芽等。在种植技术与管理上,采用机条播、精确定量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即可。此外,邹志祥还大力推行秸秆犁耕深翻还田技术,并将原来零散狭长的小田,通过激光平田机作业,整理成10亩到15亩成方连片的高标准农田,这些都为农场粮食的高产稳产夯实了基础。
新年新愿景,聚力再奋进。对于农场未来发展,邹志祥雄心勃勃地表示,近年来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激发了种粮农民的干劲,随着农业全程全面机械化的发展,如今粮食规模化种植也更加省工省力。今后,农场将考虑把周边部分退林还耕的农田也流转过来,进一步扩大粮食种植规模。让邹志祥欣喜的是,儿子大专毕业后也返乡成了一名新农人,为智能农机的进一步推广和智慧农场的打造运营注入了新生力量。目前,父子俩通过分工协作,将致力推进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为乡村产业振兴和粮食生产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通讯员 蒋须俊 记者 栾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