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频道8月1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冰 霍翟羿 通讯员 李敏吉 林燕)8月的杭州,高温依旧。放眼街头,往来穿梭的共享单车比比皆是。不到1年时间,9家共享单车平台先后瞄准杭州,单车数量迅速突破42万辆。共享单车给市民、游客出行带来便利,但乱投放、乱停放等问题,也给城市管理、城市形象造成严重影响。杭州共享单车该何去何从?连日来,本报记者采访相关部门,再次关注共享单车管理现状与难题。
管理人员捉襟见肘
临近下班时间,城管协管员老胡将最后一辆乱停放的共享单车摆放整齐,赶紧掏出手机拍照“取证”。“下午已经忙活3个小时,万一领导发现又有共享单车乱停放,我好有个解释。”老胡皱着眉头,黝黑的脸上汗如雨下。
杭州的共享单车是谁在管?有评论称,共享单车平台“只管生不管养”,把街面管理和服务的责任推给城管部门。
根据公开数据,杭州街头有16万辆哈罗单车、10万辆ofo单车,此外还有酷骑、小鸣、摩拜等品牌,数量从数万到几千不等。各平台并不隐瞒管理成本投入问题——管理人员绝大多数来自外包公司,调度力量有限,仓储空间与投放量之间不匹配,管理工作捉襟见肘。
多数共享单车平台工作人员人均负责管理200辆至400辆单车,有些甚至负责更多。宣称在杭州投放了10万辆的ofo单车,截至7月10日配有47辆调度车和500名(含44名正式员工)管理人员。在调度力量方面,以哈罗单车为例,100辆调度车日均可调1.5万辆共享单车,而该平台在杭州的投放量是16万辆。更糟的是各平台有限的仓储能力。有些平台拥有近万平方米仓库,有些平台却只有几百平方米。正因如此,大量破损共享单车被丢在街头,长期无人清理。更有平台将新车成批堆放在路边,将公共道路当免费仓库。
来自杭州市市长热线的数据显示,7月份,关于共享单车乱停放的投诉,平均每天会收到三四十件。“像闸弄口地铁站周边,以前每天安排1至2人维持秩序,现在至少安排3至4人专门管理共享单车。”江干区城管局闸弄口中队中队长杨瑛告诉记者,中队每天要安排35至40名人员,管理共享单车、处理市民相关投诉。
面对蜂拥而来的市民投诉和周而复始的停放乱象,城管执法人员和协管员不得不放下日常工作,当起“义务”搬运工。一些城区甚至需要额外聘请人员维持秩序,为此付出的管理成本、公共资源等,最终由政府财政买单。
管理新规步步推进
“古荡公交站边拍到的。摩拜单车,你们究竟在干嘛!”8月10日上午,在摩拜工作的小陶打开手机,发现微信群里除了新的文字消息,还有十几辆摩拜单车摞在路边的照片。他赶紧回复:“收到,我们马上处理。”这个微信群是杭州城管部门建的,主要就是为了联系各共享单车平台在杭负责人,及时通报执法人员巡查中发现的乱象,每天信息多达上百条。
这一天,距离城管部门上次集体约谈共享单车平台,已经过去整整一个月。杭州市各级城管部门今年对各共享单车平台的约谈次数,已经接近70次。
上月的约谈会,各平台签署了《履行社会责任加强规范管理承诺书》,承诺增加管理成本,对已经发生的违法行为,按照规定时间积极配合政府部门调查处理;对擅自占用道路设施等违法行为,愿意按照相关规定接受处罚。这是城管部门在管理共享单车过程中,唯一一次邀请媒体旁听的约谈。记者从这次约谈会上了解到,杭州要在人行道上为非机动车施划新的泊位。
在此之前,“五一”期间杭州对包括共享单车在内的非机动车实行临时管控,设禁停和禁行区域;曾先后暂扣2.3万辆违规停放、投放且拒不整改的共享单车;曾先后对6家平台9起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共发出10份接受调查通知书,对6家企业作出罚款、责令整改等行政处罚决定。
而施划新泊位,无疑是杭州开出的一剂新“药方”。从7月中旬开始,杭州在人行道上施划非机动车泊位。杭州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全市符合施划条件的泊位5239处,可停放非机动车约16万辆。为了尽可能少占道路资源,杭州城管部门甚至在考虑,能否借鉴机动车立体停车的经验合理利用城市的立体空间,以便解决地面上停车区域少的难题。
管理难题尚待破解
约谈、建微信群、罚款、施划泊位……记者发现,杭州开出的这些“药方”,仅有部分成效明显。
日前,各共享单车平台同意领回被暂扣车辆。领回的车辆将如何处置?某平台负责人表示,将对车辆返厂检修再重新投放。他告诉记者,尽管杭州要求各平台暂停新增投放,但平台在研发新技术过程中,势必会投放新车进行试点。当一部分破损车辆被收回,平台也会投放新车。“平台有没有做到暂停新增投放,说实话我们也不知道。”一名城管执法人员坦言,当看到有平台投放车辆,根本无法确认这是从其他地方调度至此的旧车,还是刚刚投放的新车。
与此同时,在“应划尽划”的情况下,所有非机动车泊位即便全部用于停放共享单车,与投放量相比也是杯水车薪。有人担心,这些泊位会被各平台当成合法的免费仓库,反而挤占行人的路权。
杭州市容和交通秩序仍然深受共享单车乱象困扰,很多人将整治的希望寄托于电子围栏。据了解,目前多家平台均在探索电子围栏技术,有些已在开展试点。例如,哈罗单车在杭州试点的“虚拟停车点”,用户将车停放在指定区域可以获得免费骑行等奖励。
从目前情况看,电子围栏要在杭州大面积推广,至少需跨过三道坎:一是场地。有平台负责人透露,如果占用市政道路,需经过主管部门审批,而杭州道路资源非常有限。二是调度。西湖区城管局执法科樊科长认为,杭州共享单车投放量过多,各平台仓储、调度能力不足。三是技术。各平台电子围栏软硬件配置不尽相同,相互之间无法“兼容”。用城管部门的话,“总不能一个车位配八九个感应装置”。江干区城管局一位工作人员还提到,某平台曾申请设立电子围栏,但其精准度不高,无法准确判定车辆是否规范停放。
针对这些难题,城管执法人员和平台负责人也给出建议。例如,严格控制投放总量,通过信息化监管,落实单车减量,确保停放场地和投放总量之间相对平衡;对乱停放的行为人,落实有效的惩戒措施;各平台增加中转场地和调度力量,避免热点区域出现乱停放等情况;政府部门组织第三方进行评估,并以此作为杭州地方性标准,设置统一的电子围栏,用一套装置规范所有共享单车停放。
“现在每家都在观望,说得更直白些,就是试探政府的忍耐底线。”某平台在杭负责人坦言,任何一家平台都不愿先站出来,否则会比同行增加额外的管理成本。他说,国家层面已经出台指导意见,希望杭州尽早制定好本土政策,以便各平台在明确框架内公平竞争,尽早告别无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