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首页>地方频道>杭州>文化

最后的传统手工业 留住将逝去的民间传统手艺

  浙江在线05月31日讯 当提到民间传统手艺时,大家对那些在民间积淀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民间传统文化,如今大多只能留存在部分人记忆里的现象,都深感遗憾。但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民间传统手艺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现在,值得思考的是,这些民间传统手艺应该以怎样的方式进行保护与传承。

  制秤匠胡祝

  建德市梅城古镇有一家至今还延存下来的小小制秤铺,店虽不起眼,可主人手工制秤的这一独特手艺却得以延续下来,实属不易。

  店铺的主人胡祝自幼受祖辈“家有良田千顷,不如薄技在身”思想的熏陶,15岁那年,只读了一年初中的胡祝就离开老家来到梅城拜娘舅徐樟用为师,学习制秤手艺。有道是“师傅领进门,成艺在自身”,天资聪颖的小胡祝不到两年功夫就学会了制秤的“十八般武艺”。而据当地老一辈的说法,一般的制秤学徒是不可能在两年内“修炼”完这门制秤手艺的。

  在娘舅徐樟用的鼓励下,胡祝满师后就另起炉灶独立开店铺。1994年,凭着自己的一技之长,胡祝接过年迈的娘舅在梅城农贸市场的制秤小店,开始经营制秤、修秤手艺生意,生意一直延续至今。

  制秤手艺面临危机

  据胡师傅介绍,制作一把精细的杆秤,从选料、刨光、固定三个钮(秤钮又叫反钮;头钮,二钮皆称顺钮),固定三个刀口,钉好三枚横针、定秤花、量秤花、打秤花洞、钉秤花、磨光、油漆、包秤的头尾(用黄铜熔炼而成)等共有5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不能含糊,特别是秤杆材料的选择,必须首选质地坚硬且有相当韧度的红木柴,而且必须用整整一年时间晾干才可用,否则秤杆就失灵。

  但随着电子秤的出现,传统的杆秤渐渐淡出了市场,传统制杆秤手艺也面临着失传的现实。胡祝忧心忡忡地说:“如今农村还有一些年岁较大的老人和市场上卖菜的小贩仍习惯使用杆秤,因此,至今每天也尚有三三两两的顾客来我的店里购买杆秤,修秤,这也算是从杆秤到电子秤的过渡时期的现实吧。”

  显然,对于杆秤的前景,胡师傅比任何人都看得清楚,但为了延续这门具有民间传统的老手艺,胡师傅觉得自己责无旁贷。

  打金人杨林生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当你漫步古镇梅城总府街头,总会听到杨记打金店里传出“乒乒乓乓”响个不停的敲打金属的声音,这声音交织成一首美妙的乐章,在时空里流淌,飘飘洒洒地扑面飘来。

  如果你有雅兴,跨进店堂,就能亲眼目睹这位生长在古镇的,在打金行业入行相对较早的杨林生师傅,正全神贯注的捶、敲、压、剪、刻、磨着金属或银器,经过数道过程,一枚枚戒指、一根根簪子、一副副手镯手链,一条条光洁的项链,在那灵巧的双手下诞生出来。

  曾几何时,暮然回首,时代已悄然带走昔日打金匠们鲜活精致的智慧,谁也不会想到那些精美的金、银饰品濡染过打金匠们多少的汗水。

  无巧不成书,练就好手艺

  杨林生师傅,原是梅城农机二厂一名普通锻工。上世纪80年代,一位打金师傅偶然租住他家,做的正是打金银饰品的生意。有道是“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年轻的杨林生在整天“乒乒乓乓”的进行曲中,耳闻目染地渐渐爱上了这一行当,和家人一合计就决定转行跟这位师傅学打金的手艺。

  由于杨林生脑子活络,心灵手巧,再加上原就是机械工业里的锻工出身,其中的几道工序与打金银相似,结果不到6个月就把打金匠行业的知识学的炉火纯青。

  不过杨师傅对笔者说道:“把金子熔化,用锤反复敲打,然后锉光、刻花等工序要想学精学透,决非一日之寒,就像打一个手镯,并不是一榔头敲下去就能够敲出一个形状来。不能乱七八糟敲打,当年当徒弟时,手上敲起泡来也是家常便饭。”

  杨师傅还说:“初学首饰加工时,都是先用价格低的银子来入门,从基本工‘碾’开始。所谓‘碾’,就是打戒指时,用锤子不停地敲打着手指所捏着的银子,直到敲打成戒指合适的宽度、角度,其他首饰也是一样。”

  打金需火候,热心齐分享

  热心的杨师傅还对笔者介绍起了他打金的工序与心得。

  当年到杨师傅店中的顾客定打首饰时,杨师傅都是先用特制小秤将黄金称重,然后按照比例进行切割,接着再点燃汽油喷嘴,用脚踩着脚踏,按力度大小控制火的热度熔化黄金。在蓝色水烟炙烤下,金子很快变红、熔化。之后将滚烫的黄金放到冷水中“过冷”,之后再将锤子按照顾客的要求打出形状。而这个过程,始终是在不断地熔化和“过冷”之间转换操作,就如铁匠打制农具一样。另外金子熔化了之后如果上面有脏物,就要放点硼砂,硼砂具有清洁、除杂物的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加工各种首饰的关键部位的焊接,是打金匠们高超技艺的体现。当你将一根以汽油为燃料的焊枪拿在手里,不仅要仔细盯着焊接部位,还要注意火候。如果放上面化掉,那就是做白工了,要烧得刚好红起来,这就是火候。如果打项链、手链用锤子将烧软的材料,放在钻石上敲成大致轮廓,形状打好后,要想打出花样来,还得把打好的条形金柱用丝盘拉丝,再经过绕圈、串连、抛光、雕花,最后才能打出一根出色的项链、手链。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随着现代工艺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对钻石、珠宝的青睐,像杨师傅这样的“吹金人”所做的传统、老底子的行当,已经渐行渐远,打金的人也越来越少。在古镇入行最早的一批“吹金人”,也已经把跟随多年的打金工具搁置在角落里,卖起了金银饰品的成品。“吹金人”这民间传统手艺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这门手艺是否将成为即将逝去的传统手艺。

  民间传统手艺,需要保护

  曾几何时,我们的周围,“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各种声音交汇而成美妙的生活乐章,那些拥有民间传统手艺的能人巧匠,木匠、蔑匠、箍桶匠、铁匠、水泥匠、手工棕床、修伞匠……他们与我们的生活几乎密不可分。

  然而,在科技与机械替代了大部分传统手艺的今日,一些传统手艺已经渐行渐远,那些拥有这些手艺的能人巧匠也几乎不见踪影,差不多快埋进了我们的记忆里。

  笔者记得上小学时,在去学校的路上路过的一户人家,只要是好天气,他们的庭院中都摆放着用木头做成的约三米高的架子,架子上下横放着两根方型木棒,木棒中间穿孔,穿过这些木孔的是好几米长的手工面晾晒在上面。这些面粗细均匀,等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时就盘成圈状,然后称斤出售。这种面,被大家称为手工长寿面,一般做为生日时食用,请客、日常食用均可。可惜的是,随着笔者年龄的增长,大约自2000年以后,再路过这户人家已基本见不到手工长寿面的制作,甚至在现在路过时,连工具也不见踪影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生产力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越来越多地被先进的机械设备替代,尤其是近年来,更多的年轻人都只愿意到专业学校学一些高科技知识,或者到外地打工挣钱,曾经风风火火过的传统手艺不仅失去了昔日光辉,也不再是年轻人所要寻找的谋生技能。

  民间传统手艺,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技艺,蕴涵独特的文化艺术,是民族文明史的一部分,更是先祖们勤劳、智慧的体现,我们作为后人有必要做好保护,比如可以让某些不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手工制品重新适应人们的需要,从实用性向观赏性转变,从而打开另一个市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78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