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2日讯 谈恋爱,去扯证。一个大红本本,不仅仅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时代的烙印。
最近,杭州江干区丁桥镇三义社区开展回迁安置工作,户口核对过程中,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的结婚证都浮出水面,这些每家每户压箱底的宝贝排在一起亮了相,年代不同,款式风格各异,就像一部编年史,记录着时代和爱情变迁的音符。
因为这些不同的结婚证带给社区社工不少灵感,他们还打算从这些证件里演绎出一部微电影。目前开始物色演员了!
1959年结婚证用的还是繁体字
1959年3月12日,吴大娘和周大爷领取了他们的结婚证。
这张长40厘米左右的结婚证就像一张大奖状一样,四周还装点着鲜花、麦穗与和平鸽。“结婚证”上用的是繁体字,题到“吴××和周××自愿结婚,经审查合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关于结婚的规定,发给此证。”
结婚已经49年,今年74岁的吴大娘是温州人,“我老伴是我姨给我介绍的。结婚时,那家伙啥也没有哇,更别说什么彩礼了。”吴大娘的公公去世得早,婆婆腿脚不好。她和李大爷相识后便结婚,就是现在说的闪婚,结婚对她来说就是讨生活。没有恋爱的婚姻能过好吗?感情是可以慢慢积累的,二老幸福着呢。
1968年结婚证上印“男女同工同酬”
三义社区居民张大伯和老伴在1968年领的结婚证,那个年代的结婚证里印着《毛主席语录》。
“在生产中、必须实现男女同工同酬,真正的男女平等,只有在整个社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才能实现。”瞧,证书上有这么一句。另一本1971年6月20日颁发的一张结婚证书上,则印着“最高指示: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要准备打仗、备战、备荒,为人民。”
“当时亲戚凑份子,每人拿5毛钱买了本毛主席语录和一面大镜子算是结婚礼物。酒席我办了三四桌。”张大伯说,虽然证件上写了男女平等,但是男的再穷还是要出彩礼的,他花了55块钱给媳妇买了对没有箱座的樟木箱子,回家后拿砖头和木板搭起来当箱座。接亲过程也特简单,“我媳妇和娘家人坐着三轮车来的。”
1978年结婚证上有新人照片啦
上世纪70年代,结婚证封面变得多种多样,证书里终于出现新人的照片。有的本本上男女方分开,各自一张黑白照片的;也有两人合照。女左男右,照片大小没有统一规格,社区工作人员说,有的新娘照片竟是新郎照片的二倍大。
陈阿姨就是1978年结的婚,她登记花了20块钱,这笔钱还是丈夫的姐姐给出的。陈阿姨和老伴是在生产队自由恋爱的,返城后老伴每月工资15元,还不够登记费。“当时他姐夫是工程师,每月80块钱工资,所以登记费他姐夫给掏的。”
陈阿姨记得清楚,当时两人加一块儿每月只有19块钱,5块钱买粮、5块钱买煤、5块钱租房子,最后就剩4块钱。“一个月4块余钱,现在的年轻人肯定不可思议,可当时我们挺知足。”
结婚证带来灵感
将会拍成微电影
上个世纪90年代,结婚证款式变得时髦了。社工们看到的一份1990年的结婚证,就像现在大学生的毕业证一样,海绵皮外还套个塑料膜。1996年领结婚证时,还有纪念币。
不过到了现在,结婚证不再是夫妻两人压在箱底的婚姻纪念品,而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文书,不仅有了防伪水印,还有了全国统一的编号。
三义社区的社工们说,不同年代的结婚证,见证了我国婚姻登记制度的变化与发展。而这一本本结婚证带来了不少灵感,社工们还打算把这些故事拍成一部微电影。
目前正在物色演员呢。
年代不同的结婚证就像一部编年史,记录着时代和爱情变迁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