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首页>地方频道>杭州>文化

杭越30年摘了5个梅花奖 全国戏剧专家来杭专题研讨

  谢群英

  陈晓红

  郑国凤

  陈雪萍

  浙江在线08月19日讯  今年是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30周年。30年来,杭州越剧院出了谢群英、陈晓红、陈雪萍、徐铭、郑国凤5朵梅花,“产梅量”全省第一。

  一个市级剧团,是怎么培养出5朵“梅花”的?

  昨天,来自全国的戏曲界专家汇聚杭州,对“杭越现象”进行专题研讨。

  戏活>>

  精编小制作传递百姓情感

  在地方戏剧萎缩的大背景下,杭越一边复排经典传统保留剧目如《红楼梦》、《碧玉簪》等,一边创作像《梨花情》、《流花溪》这样的新编精品剧目。

  “有了戏,才能出角。”杭州越剧院院长侯军说,这是被团里的角儿逼出来的,“杭州越剧院也有过两年只排一出戏的时候,但团里角儿多,轮一圈要好几年。她们都在眼巴巴看着我,我觉得欠她们的。”

  侯军说,演员没戏排,她只能拼命想办法,剧团这几年创排的十多出剧目基本上都是为演员度身定制的。比如,为谢群英排了《流花溪》,为陈晓红排了《梨花情》、《班昭》,为陈雪萍排了《新狮吼记》,为徐铭排了《一缕麻》等,让每个人都有拿手剧目。

  排戏需要投入,每年新排那么多剧,钱从哪里来?杭越的办法是,低成本小制作,多利用剧团自身人才。

  “上要进剧场,下要走农村,所以低成本、小制作的戏最合算。6万元排出的《梨花情》,至今已演出430多场,足迹遍布全国。《一缕麻》的投资只有30万元,《新狮吼记》的投资也只有50万元。”省剧协秘书长谢丽泓说,除了必须请外援的,杭越都由本团的主创力量来完成。

  浙江是越剧大省,上有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浙江越剧团,下则县县有越剧团,还有数百个民间越剧班子。而杭越既无小百花的知名度,又无民间剧团的灵活,如何在夹缝中艰难求生?在专家看来,这得益于市场定位。

  “杭越对自身的定位很独特、很清醒:平民戏。坚持小、土、精,即用小投入小制作,传递百姓生活情感,力求精品效应。”中国剧协副主席、剧作家罗怀臻对杭越的定位盛赞不已。

  人好>>

  人手不够“梅花”也要跑龙套

  其实,杭越的崛起之路并不平坦。

  上世纪90年代,杭越曾到福建演出,结果演出亏损,回来连买车票的钱都没有。当时,杭州市文化局不得不派人带钱去福建把他们“领”回来。

  侯军上任后,剧团的经营仍然困难重重。她决定闯市场,为大众演戏。她请来20多位广东各大剧院的经理“看样订货”,这“样品”就是越剧《胭脂河》和《圣塘桥》。

  然而当《圣塘桥》票全部售出,演出前一天,女主演却因故不辞而别。没办法,只能临时换戏,改上《胭脂河》。演出当晚,观众发现剧目换了,顿时起哄。但戏一开演,越剧迷们马上被演出吸引。演出有惊无险,演出商也纷纷签下了演出合同,杭越这才慢慢打开了局面。

  除了戏好,人品也重要。杭越的演员,不管是谁,都得跑龙套。

  “演员都能上能下,梅花奖演员都在带头下基层演出。”侯军说,人手不够的时候,“梅花”都要跑龙套,没有讨价还价,在她那里没有“大爷”、“大腕”之说。

  中国剧协副秘书长崔伟在现场说起一件趣事:在一次戏剧节上,崔伟的一个女同事,扛不动行李,当时酒店又没有电梯,女同事看到门口走过来一个理了个平头挂证件的“小伙子”,就让请他帮忙把箱子抗上去。“小伙子”二话不说,拎起箱子就上去了,到了房间后,崔伟一看才发现,这哪里是“小伙子”,是短发的“梅花”徐铭啊。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08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