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旭明摄
浙江在线10月24日讯 上世纪30年代的时候,上海英租界出版一本宣传抗日的红色刊物,叫《译报周刊》。温州进步青年郑文俊是它的忠实读者,从创刊号到停刊号,每一本都买回家并且珍藏。
后来他把这35本杂志藏在了温州老屋的夹墙里,随后奔赴抗日战场,21岁时他在平阳牺牲。墙中的杂志成了一个秘密,直到前几年郑氏后人改建老屋时这些杂志才重见天日。
昨天这些珍贵的史料被郑氏后人捐献给省档案局(馆),这是目前国内保存最齐全的一套《译报周刊》。
烈士牺牲前
把杂志藏进了墙壁夹层
眼前的这摞75年前出版的《译报周刊》已经发黄陈旧,纸张脆得稍微一翻动就可能会破掉,不过封面上“洛夫”的签名还是隽秀灵动,郑文俊的印章也清晰可见,洛夫就是郑文俊的化名。
时间穿越到1938年,当时16岁的郑文俊是温州中学的一名初中生,家里经济条件富足。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那一年他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初中毕业后毅然休学,专门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0年初任温州永嘉城区区委委员,负责青年工作。1941年4月,温州第一次沦陷前,组织令其离开温州市调到平阳山区,1943年4月在平阳游击区抗日革命斗争中英勇牺牲,年仅21岁。
这些杂志都是郑文俊在当时的温州生活书店购买的,几乎每一本的封面上都有“洛夫”或者“文俊”的签名,许多文章都留下了他划过的笔迹和读过的记号。也许怕被人发现连累家人,他把这些杂志都封在了家里墙壁的夹缝里,直至70多年后,郑文俊老宅温州市朔门李家村二号旧房改建拆墙时才被家人发现。
郑氏捐赠的《译报周刊》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套留存至今最为完整的《译报周刊》。“我们的心情就像嫁女儿一样。接力棒交到省档案馆手里,我们放心了。”郑文俊的侄子郑嘉钧老人说,“捐赠之前我们专门了解过,这套杂志北大缺7本,上师大缺6本,国内只有我们的最全。”
杂志介绍新四军抗日成果
这在当时属于第一次
《译报周刊》为什么这么珍贵?这本杂志是中共上海地下党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沦陷后的英租界出版的“红色刊物”,共37期35本,创刊时间为1938年10月,1939年6月被迫停刊。出版刊物的宗旨是宣传抗日,唤起民众。主要报道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和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抗日的情况,同时揭露日寇的暴行与侵略言行及汉奸的丑行。在这套周刊上发表文章的作者有几百位,比较著名的有:胡愈之、巴人、艾思奇、林淡秋等。
浙江大学历史学教授杨树标说,这本周刊图文并茂,有照片、有表格、有漫画。比如第五期以“新四军军长叶挺氏”照片作为封面,同时有一个栏目“新四军特辑”,当时是1938年抗战初期,能发表这样的文章实属不易。”我们看到,在该期第一页发表了新四军的四幅捷报照片,在后面还有英国记者布鲁奇的两篇文章《新四军印象记》、《新四军中的教导营与战地服务团》。《新四军印象记》开头写道:“他们的枪枝(注:原文如此)凌乱不一,有些是已经锯去了上半截的,也有只能开一两枪就再不能发射。讲到机关枪的数目更少得可怜,每连竟连一枝也配不到……”
“这也是目前发现的报刊中刊登的,第一次向中国人民宣传新四军抗日成果的文章。”杨树标说。
这篇文章中还附有《战斗胜利统计表》,比如新四军“团结支队”在1938年6月28日到9月27日这段时间里,战斗次数48次,打死日寇368人,爆破汽车8辆,俘获物品142件。
此外,周刊还可贵地发表了张纪明写的《怀民族战士方志敏》,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向中国人公开宣传了革命烈士方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