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说文,前面写了两篇关于农村文化的,我还觉得意犹未尽,现在要讲一讲农村文化大礼堂,这是个新名词,但我觉得如果从乡村里一息尚存的祠堂讲起,那可是跟青山和稻田一样悠长的。比如这一期《爸爸去哪儿》的拍摄地建德新叶,那保存下来的老房子,是各有各的故事,而其中让我们最有认同感的,就是一姓一族的宗祠,那列祖列宗的牌位,那乡规民约,那乡风民俗,那乡贤美德,这一切既构成了一个公共空间,又弥散着一意贯之的文而化之,就像江南到处都有的流淌环绕的河溪湖泊一样,它是活态的,是可以饮用和洗濯的,也是可以灌溉和救火的,当然还是可以清心和养莲的。
今天的文化大礼堂有不少就是在宗祠和戏台的基础上修缮而成的,这让文脉有了传承,人气也有了积聚。现在去乡村采风,这些是必看的“景点”了,但我从不把它当作“景点”,因为凡是“景点”就要收门票,就有所矫饰,就会有人问你“你看这个像什么啊?”我总在想,几千年的文化,总不能一天到晚去猜像什么,而是要老老实实告诉我是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一个全球化的语境中,要比新比奇好像只有去迪拜了,而比旧比老那还是我们的农村。其中让我感动的是,现在文化礼堂里那种一时应景的标语口号少了,多的却是门当户对、敬老爱幼这些传统的古训,这其中有不少也曾经在“破四旧”中被一脚踩在脚下的,可当几十年过去,我们拾起来一看,好像还有些道理,因为这种道理就在我们的血脉中,就在我们的基因里,甚至就在方言俚语中,那么好,现在有了一个文化大礼堂,好像是每个人的心中有了一个教堂,有了一种回归和皈依,也找到了自己的根。
也有一些文化大礼堂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是个礼堂和会场,是一个乡村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比较亲切的是那个年代的标语口号还留在了墙上,甚至留在草帽和农具上,这让我们有了一种比较,我们的父辈就是这么走过来,这么辛苦过来的,所以它也成了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符号,且时时在提醒我们,不能再回到那种荒唐的岁月中去了,或者说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思考:今天有没有新的荒唐在不断地产生呢?我就见过一微博,说一大家子人除夕好不容易团聚了,老爸老妈张罗了一桌子菜,就期望着能够说说家常闲话,但年轻人呢都盯着手机,小朋友都盯着游戏机,最后老人只好盯着电视机,直到《难忘今宵》的歌声响起……
还有一些文化大礼堂至今拥有无限的活力,有大叔大伯篮球队的,有辣妈大娘舞蹈队的,条件好的还有阅览室,有乒乓球室,当然也有免费的棋牌室,这都是吸引人气的场所啊。所以我才会有感慨,文化大礼堂当然是姓文的,是你可以带朋友去走走看看且有说头的。请问,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社区,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个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