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首页>地方频道>杭州>文化

102年前的聚会记录

  西泠印社七任社长的350余件作品,占据了浙江美术馆七个展厅,这样大规模的展览在浙江美术馆也并不多见。

  这几个月里,策展团队在全省各地不停奔忙。最后,展览的展品集聚了西泠印社、浙江图书馆、湖州市博物馆、吴昌硕纪念馆、君匋艺术院、海宁市张宗祥纪念馆、天一阁博物馆等众多文博机构的珍藏精品。

  接下来,策展团队的专家老师,将带着大家一起到各个博物馆体验一下“借展”,展览的重要展品也将一一亮相。当然,一定要关注微信“ART一点”,将有彩蛋放送哦。

  第一站,当然是“大本营”西泠印社。本次展览的展品里,共有199件来自西泠印社。

  今日领队:

  西泠印社文物专家邓京

  在今天的西泠印社,还保留着200多件与吴昌硕相关的珍藏,有一些来自捐赠,也有一些是上个世纪专家学者收购的。

  这次展览的吴昌硕作品大部分来自西泠印社。先来说说吴昌硕的《壬子题名》。

  这幅作品长1.34米,宽0.655米。文章短短不过几十个字,“壬子大雪节,余杭鲁坚,缙云楼邨,绍兴胡宗城、吴隐,海宁周承德,鄞县马衡, 嘉禾沈光莹,杭州邹建侯、丁上左、丁仁、王同烈、叶希明、王寿祺、叶铭,安吉吴昌硕同游题记,儿子涵、迈侍。”

  1912年年末,西泠印社提前为10周年大庆作准备,吴昌硕也受邀前来。消息一传开,好友们蜂拥而至,包括丁仁、王寿祺、叶铭、吴隐、鲁坚、楼邨、胡宗城、周承德、马衡、沈光莹等。

  杭州的冬天很阴冷,但阻挡不了吴昌硕与大家同游的脚步。在年龄上,大家是他的晚辈,在艺术上,又是他的后学,但吴昌硕全然没有一代宗师的架子,和大家吟诗作赋、研究金石、鉴赏书画。

  这并不仅仅是一场传统文人雅士岁暮消寒的雅集,而是西泠印社社史中,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聚会。这一次,吴昌硕来杭州主要是为了印社的工作,譬如确立印社宗旨,规划印社未来,商讨10周年社庆等等。与好友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为铭记这次聚会,昌硕先生以题名记的方式记载下此盛事。

  在接下来的1913年,吴昌硕被公推担任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再来说说,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长沙孟海89岁时书写的《西泠印社八十五周年记》。现在的孤山上,就能看见这件作品的石碑。1988年11月,西泠印社建社85周年大会在孤山社址柏堂前开幕,这块碑记就是当时揭碑的。

  《西泠印社八十五周年纪念碑记》高1.6米,宽0.6米,共有714字,详细记述了西泠印社成立85年来的人文历史。书写楷书小字费时费力,沙老时常因劳累而手掌麻木,家人就打来一盆温水,沙老将双手放入盆中浸泡,待麻木稍有好转,沙老继续创作。

  在文末,沙孟海说:“吴先生尝言,社何敢长,孟海抑文等而下之,重以老耄,愿得瓜代,从诸君子之后充一录事足矣。”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81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