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一下,是谁和什么,让我们变得平庸?”
“假如一个孩子的视野,和周围大多数孩子始终保持同步的话,那他凭哪种能力能让自己和别人不同呢?”
昨晚,著名作家梁晓声在枫林晚,给一屋子钱报读书会的读者上了一堂哲学课。原本讲座的题目和他的新书《中国生存启示录》相关——中国人的淡定从何而来?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梁晓声到场以后就撇开了这个话题,“我讲了太多国情和社会热点,今天,我想来说说读书的事。”
于是,这场“钱报读书会”,成为名副其实的“读书会”。
梁晓声从他少年时阅读的经历,讲到阅读如何让人生不平庸,手机如何让人们远离书籍。掌声和笑声在两小时的讲座和互动中不断响起。
梁晓声的老师曾给他两个字评价:早熟。而梁晓声把它归结为,在少年时代就读到了思想深刻的好书。
梁晓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读到《法国大革命史》的时候是多么震惊。
“因为历史课本上把攻占巴士底狱描绘成法国大革命的象征,无比辉煌的胜利,而在《法国大革命史》中,我却读到了完全不一样的细节。一个面包师杀了素昧平生的巴士底狱少尉;整个巴黎的所有广场都成为刑场,保皇党和革命党的人每天都在这里死去;一个人仅仅因为贵族身份,就可能被推向断头台……”
“这也是为什么雨果写了他生命中最后一部小说《九三年》,就像主人公郭文说的,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一个10几岁的孩子读完这些书,当动乱到来的时候,他就会和别人不一样。”
在梁晓声看来,一个人最晚到初一,就应该阅读成人读物了,“假如到了初中依然不能摆脱少年儿童文学或者连环画,那是很可笑的。如果一个孩子的视野,和周围大多数孩子始终保持同步的话,那他凭什么能不平庸呢?”
到了信息化时代,梁晓声觉得,“人们和书籍、文字的关系在明显倒退。孩子们看的漫画文字量都非常少,而电脑、手机、iPad的出现,更是占据了大家大部分的时间”。
他笑称自己唯一的一部手机,还是过时的翻盖诺基亚,并且很少上网。
“曾经有年轻人和我争论,说在地铁上看到有人拿着iPad看《史记》。”梁晓声说,“我不否认这种情况的存在,但它显然不是主流。大多数人拿手机和iPad做什么?”
梁晓声不惜搬出自己的老伴当“反面教材”:“她拿上iPad就入迷了,大部分时间在玩游戏,一把年纪了,美其名曰‘防止老年痴呆’。有时候,她捧着iPad会偷乐,我跑去一看,原来是在刷微博,看明星们的八卦。这些东西占据我们那么多时间,我们得思考一下,谁和什么让我们变得平庸了?”
他认为,手机甚至让女人都变得不那么美了。
“大家如果去看经典的油画会发现,女性在画面里都在做什么?什么时候的女人最美?是哺乳的少妇,是阅读的少女。你们能想象一幅油画里,女人在看手机吗?”
“我们不可能离开手机和网络,不过,每周至少让自己读一点书,那会让你不一样。”梁晓声告诫在座的年轻读者,“如果你们有了孩子,一定要给他们多讲好故事,不是买一本图画书照着念,我妈妈不识字,但她会一边做针线活,一边给围在她身边的孩子讲牛郎织女、天仙配……那种场面现在想起来都很温暖。”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写给谁看的?”梁晓声说,“在安徒生的年代,他的书籍价格不菲,显然不是给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看的。他的书会进入中产阶级和上流社会的家庭。当一个每天坐在温暖的火炉旁,不懂饥饿为何物的孩子,听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也许他长大后,成为社会精英的时候,就懂得如何为社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