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吟街王文韶大学士府,昨日会聚了来自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中国美术学院、故宫博物院、普林斯顿大学等近十位海内外专家学者。他们是为两部中土久佚的宋代典籍孤品——宋浙刊单经本《妙法莲华经入注》、宋拓连环画《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参问变相经》而来。这场为两部宋版古籍进行的“天水遗珍”国际学术研讨,是西泠拍卖十周年秋拍的重要活动之一。
《妙法莲华经》被称为佛经中的“经王”,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说法,用生动的譬喻,宣讲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的教理。这部《妙法莲华经入注》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宋版《妙法莲华经》,也是经、注合刻的首个版本,在中土失传已久,后被日本顶级财阀收藏。尽管没有明确记录,但国家图书馆研究员李致忠认为,此书刊刻时间基本应在北宋末年。尽管在刊刻年代上尚有争议,但从施财者刊记、刻工、字体、纸张、印刷、避讳、流传著录等要素来分析,专家认为至迟不过南宋前期。
这部宋版佛经,一个极为重要的价值是,它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人们平常习惯的“宋体”字、“仿宋体” 字,其实是按照明代仿宋的字体设计的,真正的宋代的字体风格究竟如何?这部宋代浙刻《妙法莲华经入注》是最直接的案例。该书主要由杭州地区的刻工以精美颜体刊刻而成,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先行表示,像这样正宗的颜体字,在传世宋刻中非常罕见。这也为颜体在宋代传播提供了新的实物佐证。
另一部日本佐伯文库旧藏孤本宋拓画帖《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参问变相经》,则是现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的连环画拓本。宋代是佛教版画连环画发展的高峰期,但存世的宋拓本中,尚未见到带有版画的拓本。相传南宋《凤墅帖》中附刻有画帖二卷,但没有实物传下来。此《变相经》拓本内有二十八幅连环画,讲述了善财童子南游求法的故事。
除了佛教题材,这部《变相经》还呈现出丰富的宋代风俗场景,如孩子们在玩聚沙游戏,奏乐,制香,货郎,看相,乞丐等等。尤其“奢侈”的是,这部连环画的装帧:拓本背部以双层北宋《崇宁藏》残经作衬——在2014西泠春拍中,一部北宋崇宁藏《佛说骂意经》,以78.2万成交,折合每页的价格超过1万。而这部《变相经》用来作衬的宋版经,竟达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