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首页>地方频道>杭州>文化

姜文昨天带了一群小伙伴到浙大

  昨天下午大风刮得最猛的时候,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任少波教授在该校小剧场里为一位远道而来的老朋友发聘书,接聘书的人有点来头,引来了上千名学子围观。他就是姜文,除了是知名的演员、导演、编剧外,还有一个新鲜出炉的头衔——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接到聘书的第一句话,姜文是对扯着嗓子狂吼的“围观者”说的:你们留着点劲,一会儿我跟两位专家还要上来跟你们继续聊。

  这场活动持续了近三个小时,在这漫长的三个小时里,姜文和他的小伙伴们与浙大学子聊了很多,谈表演,说风格,聊做为演员的种种故事。

  为什么称姜文为老朋友?

  这几天,姜文一直在杭州,这是因为杭州是姜文的福地。1986年由他主演的《芙蓉镇》,曾在这里取景;20年前的“姜文表演艺术作品研讨会”,也在杭州召开。

  “我对杭州充满敬意,喜欢这里的人、这里的氛围,因为他们对一部电影抱着纯粹的态度,94年那会儿这部电影在国内没过审,但是能在这里放映、讨论,这个事情让我特别感动。”姜文说的电影,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该片于1995年在全国上映,不仅拿下当年国内票房冠军,更是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1995世界年度十大佳片第一名。

  所以说,姜文是杭州的老朋友。

  同时,姜文也是浙大的老朋友。1994年10月,就在杭州,他与原杭州大学(四校合并后,杭大并入浙大)的学生们坐在一起,也是谈表演,说风格,聊做为演员的种种故事。当时的杭大学子给姜文的印象非常非常深刻,他觉得学生们热情高涨的那种声音特别能够震撼他,那是一个阶梯教室,也就容纳一百人不到。

  过了二十年,那群学生早就不在校园了,90后的新鲜血液注入浙大,姜文曾说:“我更愿意和年轻人面对面聊聊天,特别是90后,听听他们都在想些什么。”

  来,让我们来看看姜文和这群90后的大学生都聊了些什么。

  浙大学子对话姜文

  问:我们知道你是个戏霸,你在表演上肯定是很强悍的,但是一样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你会怎么样调剂?

  姜文:第一,我不是戏霸。戏霸指的是什么?是不演戏的那个人,他来管理一个剧团,或者说一个马戏团,或者说管理一个电影制片厂。

  演戏的人跟对方合作,一个人是霸,一个人是被霸,是合作不了的。演戏是需要互相配合,是需要互相搭配的。

  如果说他是一个演员,同时也是这个剧团的老板,演戏不能霸,否则没法看。

  第二,我们在拍《太阳照常升起》的时候,没打算下雪,结果下了。在那个季节,甘肃那边很少能碰到那么大的雪。你不能让它停的时候你只有把它拍下来,而且也很好看。我最多把一些当时没有下雪的镜头电脑加上去就完了,但是整片整片的原野是我加不了的,这是一个很正常的思维。毛泽东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你反正带有一种斗争的心态去,你就不容易乐了,我不跟天斗,也不跟地斗,下雪只能拍雪,我只能去拍地貌。

  问:我之前看过您的一篇访谈,里面提到您说您不是影迷导演,也不是对什么电影致敬。但是在《一步之遥》里面我们看到很多向经典致敬的场景,您这样做是不是自相矛盾?又是为什么呢?

  姜文:我的确不是个看电影很多的人,因此我不能贸然把我叫影迷。我是一个逮着我喜欢的电影反复看的人。

  《一步之遥》我认认真真地觉得,我还不是致敬,我们原来老叫致歉。第一个镜头就是教授那段,我原原本本按照这个拍的,但是并不是致敬,致敬故事是一脉相承,我故事完全是相反的,是求着怎么把钱花的,不是一个怎么苦难的人,里面是胡扯的相反的方向。

  黑白电影就叫致敬?我小时候看电影全是黑白的。黑白就是向黑白片致敬,那彩色片就是向彩色片致敬,这个就太简单想问题了。

  问:我想问一下姜导,为什么去选择拍《一步之遥》这样一部带有非常浓厚歌舞片色彩的电影?

  姜文:我不觉得这是个歌舞片,前面就唱了一段歌,跳了一段舞吗?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复兴之路都是歌舞片,电视里的春晚多流行啊,每天都流行一段,我这个不算,而且男主角不是跳舞的,人家歌舞片男女主角都是用跳舞来完成的。

  问:作为一名导演,您现在可以说是备受肯定,有一层光环,很多人将吸引力放到你个人身上。您认为这对您的创作有影响吗?您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吗?

  姜文:谢谢。你要知道如果没人信任的话,你根本也就创作不了,你只能写出一剧本,《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我自己写的一个剧本,一年以后才开始拍的。

  至于光环不光环这件事,有些是被人家夸大了,导演这个事儿、演员这个事儿,与其他行业都一样。太阳不会永远在中午,花无百日红,都是一样的。黑泽明也会有时候找不到钱拍戏。拍《教父》的现在也是在种葡萄,导演是一个行为,不是一个职业,演员当然更不是了,你有一天没有可说的话,没有创造力,你就可以去干别的,不是非得在那儿待着。当然这个也不是我着急,也不用你着急,有一天事情就会那么发生。所以我也不操心,光环累不累,能不能影响我创作,总之,我觉得不被信任的时候是最不好的。

  小伙伴口中的姜文:

  “剧组里的大猩猩”

  焦雄屏:金马奖评委会主席,任教于台北艺术大学电影创作研究所

  第一次见到他(姜文),是很多年前在香港,当时有一个电影叫《大太监李莲英》,那个时候我跟田壮壮导演在香港酒店里面聊了很多。他说你要不要见一见剧组里面的猩猩?我想剧组里面怎么会来了一个猩猩。搞了半天是姜文。

  我很诚惶诚恐地跟他讲话,我说您跟那么多好导演都合作过,您觉得哪个导演合作起来最开心、最好,而且是你最期待的?他说没有。

  我吓一跳,一个都没有?那你觉得哪一个导演最期待?他说我呀!我就问,你要做导演?

  要知道,当时不像现在,没有那么多演员跨行来当导演,当时当导演的门槛是非常高的。姜文要当导演,气势如虹,那我就等着看。

  后来《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威尼斯得了最佳男主角大奖。我在一个非常小公寓里看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当时非常激动,非常服气,这是第一。那个时候我就已经确定姜文绝对是中国影坛上最重要的导演之一。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17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