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白毛女》剧照
歌剧《白毛女》剧照
“没位子了,肯定没位子了。”
“人居然这么多,站站看嚒,算了。”
这段对话,发生在昨晚7点30分,杭州剧院某安全出口处的两个身挂工作牌的工作人员之间。
而此刻的剧场内,已座无虚席。舞台两侧的屏幕上,打出了简单的五个字——“歌剧《白毛女》”。
距1945年歌剧《白毛女》首演至今,已有70年。昨晚在杭州剧院上演的,正是为了纪念首演70周年,由文化部主办复排的歌剧《白毛女》(舞台剧)全国巡演的杭州站演出。
这版的《白毛女》来头不小,不仅由九十多岁高龄的原作者贺敬之亲自为剧本把关,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郭兰英、王昆和解放军艺术学院原政委乔佩娟还担任该剧的艺术顾问。
昨晚,86岁高龄的郭兰英也出现在了杭州剧院,作为“第二代白毛女”,尽管郭兰英对全剧的每一个细节都烂熟于心,但她依然关心着新版的演出效果。
70年间,《白毛女》被改编成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不断上演,如电影、芭蕾舞剧、京剧等等。
而脍炙人口的故事也是几代人的共同记忆,甚至连故事中的人名,也变成了人们日常用语中的形容词,“黄世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用来指代为富不仁之人,而负债累累一贫如洗的人则会被称为“杨白劳”。
昨晚的现场,很多观众确实是冲着“怀旧”来的。
特别是当“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扯上了二尺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等脍炙人口的旋律响起时,台下跟唱的观众不占少数。
对于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蒋中崎这个60后而言,昨晚的演出让他感觉到了一些不同:“对白减少了,音乐性增加了。”
在昨晚的演出里,基本上还是原作的风貌,但在“赵大叔讲红军”、“穆仁智强抢喜儿”等几场戏里,这版《白毛女》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再创作,把以前的对白和台词改成了唱段,增强了歌剧的感染力。而“喜儿和大春在山洞相逢”的这场戏,恢复了两人的二重唱。
尽管全剧依然坚持着“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但这段二重唱里悲喜交加的复杂情感,让剧情在这个时代显得更加丰满。
今晚在杭州剧院,《白毛女》将上演最后一场。
从《白毛女》中走出的艺术大腕
贺敬之:当代诗人、剧作家。歌剧《白毛女》主要编剧之一。
丁毅:剧作家。歌剧《白毛女》主要编剧之一。
马可: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曾担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兼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等曲作者。歌剧《白毛女》主要作曲之一。
张鲁:作曲家。曾任中央歌舞团团长。歌剧《白毛女》主要作曲之一。
瞿维:作曲家。曾任中国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学会会长。歌剧《白毛女》主要作曲之一。
向隅:作曲家。曾任第一届中国音乐家协会秘书长。歌剧《白毛女》主要作曲之一。
李焕之:作曲家、指挥。曾出任中央民族乐团首任团长,并兼第一任首席指挥。歌剧《白毛女》主要作曲之一。
王昆:歌唱家。生前曾担任东方歌舞团团长。1945年歌剧《白毛女》首演中出演“喜儿”。
陈强:表演艺术家,喜剧演员陈佩斯的父亲。歌剧《白毛女》中第一代“黄世仁”,后又在1950年电影版《白毛女》中再度饰演黄世仁。
郭兰英:歌唱家,晋剧表演艺术家。1947年在歌剧《白毛女》中出演“喜儿”。
田华:电影演员。在1950年电影版《白毛女》中饰演“喜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