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南京“土著”,和众多南京人一样,对于南京的历史和文化充满感情,对于介绍、阐扬南京历史文化的书刊总是爱不释手。正因为如此,接到束有春的《七朝古都南京》,便忙不迭翻看起来。读完以后,许多过去不知道的历史典故,许多过去没有想过的问题,在眼前联翩辗转,心中自是一番喜悦。
有春最早提出“七朝古都南京”命题是在2019年,当时我就曾表示支持。五年过去,有春以这一观点为主轴写成了二十多万字的一本书介绍南京,其用心在“引子”与“后记”中均有说明,正像他所说的,这本书成为他对南京的钟情表白,也将帮助人们读懂这座城市,进而热爱这座城市。
有春的“七朝古都”说矛头所指是“六朝古都 十朝都会”说,列出的几点理由也都有道理。我们从小接触的都是自中唐以来历经千年的“六朝古都”的说法,记忆中“六朝古都 十朝都会”应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新表述。我曾试图找到这一说法的源头,看看是在何时由何人或何机构始作俑者,均无功而返。不过,大的背景还是有迹可循。改革开放以后,学术界对古都文化的研究重视了,深入了,讨论也多了;整个社会对历史文化重视起来,地方政府也非常重视发展经济中文化的作用,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护都成为重要工作,在打造“城市名片”时也就在意起历史资源的发掘,“古都”这块招牌只要有点因缘就会用起来,还往往要计较究竟是几“朝”古都,能否算是“大”古都。
学术界自上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古都由“四大”发展到“六大”,即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杭州;后经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首倡,80年代末,中国古都学会通过决议增加安阳,形成七大古都的提法,一直沿用至今。不过学术界仍有各种研讨,各地舆论又不断推波助澜,“大古都”的数量有八个、九个、十个等说法,版本也有不同,七“大”之外,另有郑州、大同、成都、沈阳、咸阳、江陵(荆州)等城市入列。至于一般的“古都”则更多,我见过最多的单子列出了“三十座中国古都”。
至于“朝”的数量自然也能加尽加,最多的是西安和洛阳有十三朝,开封、安阳有七朝或八朝,这里面往往既包括正式首都,也包括陪都;不但有信史时代,还有传说时代;除了立国时间较长者外,短暂存在的割据政权也常计算在内,例如张献忠“大西国”在成都三年就被列为一朝。谭其骧提出“大古都”要分层次,七大古都中,第一类是西安、洛阳、北京这样连续几个王朝长期作为统一政权首都的;第二类是开封和南京这样作为统一政权首都时间较短的;第三类是安阳和杭州这样仅做过较大地区政权的首都。
他的学生、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进一步提出要对古都进行量化分析以区分等级和排序,并以南京、安阳和杭州做了尝试,南京的得分远高于后两个城市。无论怎样排列,“四大古都”也好,“十大古都”也好,南京总是名列其中,而且排名较前,“大古都”的地位算是不可动摇。
南京的尴尬在于作为民国首都的二十多年历史属于现代,列在“古都”里似乎有些“不搭”,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于是用上了一个似是而非的“都会”。有春将其排除,自然理由充分。其实,也有不顾这种“不搭”的论者,我在网上见过一份“南京是十三朝古都”的帖子,其中不但包括了民国,还列入了五代的杨吴、南宋(行都)、南明。有春将南唐和太平天国排除在外,就是强调这些较小区域性割据政权的局限性,不愿让其削弱了“大古都”的纯粹性;而明初是南京历史上唯一一次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首都,这几十年是南京古都史上最耀眼的一段时光,加以强调自有充分的理由和极大的必要。
我在评论有春另外一本著作《金陵四合斋诗文(不惑集)》时曾经说过,他坚持南京是“七朝古都”,并不是简单的为脚下这块土地争名声,而是从国家大一统的理念出发,强调代表华夏正朔的王朝都城才能称之为都,论证作为割据政权的南唐和太平天国的都城配不上,东吴只是因为六朝之说已成历史定论不再追究,这样论证,标准既清楚也一致,体现了维护国家统一的立场。这本书中结合历史实际将这种观念表达得更清楚、更全面,他说:“给南京以‘七朝古都’的准确定位,可以增加南京都城历史的厚重可信度,可以加大南京都城历史形象的清晰度,可以提升南京都城历史的美誉度”。他这么做,正是从高标准上突出南京“大古都”的性质和特点,让南京已经拥有的“大古都”这张名片更清晰、更鲜亮。
作者在本书的“引子”中说到,希望通过自己这本书来“确立‘南京是七朝古都’全新形象,让广大读者,尤其是生活在南京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古都南京历史尤其是都城史有一个更加全面正确、更加透彻深刻、更加科学合理的认知了解”。作者具有深厚的多方面文化素养,书中对南京历史的介绍从历史学、文献学、考古学、建筑学等多种角度切入,分门别类,娓娓道来,他曾在文博单位、政府文化(文物)主管部门任职,说起南京的各种文化遗存更是烂熟于心,这样犹如列出一张张导游图,读者看了如还不满足,可以据此一本本读文献,一处处看实物,自然收获更大。
作者在谈到关于六朝一章的写作宗旨时说,自己试图“突破传统教科书藩篱式束缚”,“通过对历史关键时刻、关键人物、关键事件的研究介绍,带领读者重读那遥远岁月,感受六朝前后的历史时空”。从本章关于南朝的一节来看,其标题是“崇尚节俭的南朝皇帝们”,内容避开了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常规内容,讲述了一些平成不为人所道的历史故事。例如宋武帝刘裕常着布衣,穿木屐,用土墙做屏风,被后辈讥为“田舍公”;齐高帝萧道成“身不御精细之物”,要“使黄金与土同价”;梁武帝萧衍“日止一食,膳无鲜腴”,“一冠三载,一被二年”;陈武帝陈霸先“以俭素自率”,“私飨曲宴皆瓦器蚌盆”。
与这四位开国君主崇尚节俭不同,其后代则逐渐骄奢腐败,直接间接地成为亡国之因。作者在有限的篇幅中抓住一个侧面,详细铺陈,展现了南朝历史发展中某些本质性的内容。这种写法的使用其实不限于南朝,在书中其他章节也不时可见,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牛继马后”的故事,南唐对北方大国的“买宴”,郑和下西洋反映出的明朝外交状况,特别是其中“大统历”、与各藩国关系、各国进贡的贡品等部分都有吸引读者眼球之处,至少就我个人而言,有的知之不详,有的未曾接触过,读了都颇感新鲜,我想其他许多读者也会由此丰富对南京历史的感性认识,使得“七朝古都”这张名片在人们心目中更加鲜活。
作者在勾线索、讲故事的同时还注重对历史现象的归纳与分析,对已有的成见常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除了对“南京是七朝古都”的强调与张扬以外,书中对明朝正统的历史是终于崇祯自尽还是弘光一朝的讨论,也是突出的例子。史学界一般认定为前者,将从弘光以后的各个明朝藩王建立的政权概称为南明,这个“南”是与北京相对而言的。
本书则认为,因为明成祖自南京迁都北京后,南京应天府一直作为留都,这里有完整的六部机构,弘光只是“激活”了留都机制,而非另起炉灶,所以应该视为北京政权的继续,和其他南明政权有所区别。作者认为,如果把弘光朝的这一年纳入计算,明朝的历史就不是276年而是277年。这样一切割,另外几个南明政权就不是北京南而是南京南了,作者的看法显然与其对南京首都地位的重视有关,也自有一番道理,就看史学界能否接受这个看法了。
另外,书中对吴后主孙皓、陈后主陈叔宝、南唐后主李煜三人的比较,对朱元璋、张士诚两位“吴王”的比较,对“郑和下西洋”中东洋、西洋与南洋的辨析等,都具有角度新颖,分析深入,发人深思的特点。即使是一些细微之处,作者也会有人所未见或人所未言的发现,如太平天国的两处遗存“天保城”“地保城”一直误植为“天堡城”“地堡城”,这些都反映出作者的学术修养和学术态度,提升了本书的品位。
本书以“七朝古都”为主题和线索,但书中内容又不限于七朝。一方面,其视野涵盖了南京整个3000多年的建城史,包括2023年最新考古发现商周时期长干古城遗址;另一方面又关注“七朝古都”的后续发展特别是当代发展。第七章“八大文化板块”就越出了“七朝”的历史框架,反映了南京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所包含的丰富内容。除了六朝、南唐、明、太平天国在各章已有介绍的基础上又有概括和补充以外,本章前溯金陵文化即先吴文化,后延民国文化、红色文化(二者在时空上是重叠的),再加上跨时空的非物质文化,彰显了多种文化基因滋养的南京这座“大古都”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发展潜力。
书中对古都南京的“古城”或“老城”亦即明代都城范围的保护也有专节介绍,一是南京市在老城划定四种重点历史文化保护区,包括三个历史文化片区,九个历史文化街区,二十二个历史风貌区,十五个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在老城之外也划定了一些相关保护区;二是南京市对古城采取了疏散功能,控制容量,优化交通体系,改善市政措施,健全防灾体系等保护措施。作者长期从事文物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他介绍的这些内容把历史与现代融合起来,把传承与发展结合起来,把保护与利用结合起来,无疑可以启迪人们,如何从南京的文化遗产中更多汲取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让“七朝古都”在新时代焕发出更耀眼的光彩。
2024年3月26日
【本文作者简介】
胡有清教授,文学博士,长期在南京大学任教,历任中文系(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国家汉语水平考试顾问委员会主任。曾任全国台联副会长、江苏省台联会长;台盟中央常委、台盟南京市委会主委;江苏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海外联谊会副会长。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