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越城区城南街道图书分馆新馆启用仪式举行。原位于江家溇公寓内的街道分馆正式搬至长城中学对面,新开放的场馆不仅地理位置更佳,面积也扩大至500平方米,藏书扩容,阅读体验感直线拉升。
越城区城南街道图书分馆新馆内,市民正在安静看书。
在越城,说到公共文化服务,城市书房建设称得上最具影响力的一项。自2015年启动建设至今,越城区已建成开放30余家城市书房(农村书屋)。这些书房遍布于社区街巷、景区商圈、乡间山野,形成“覆盖广、精品化、创新强”的鲜明特色,也成为“书尚越城”的重要标识。它们在越城版图上“熠熠生辉”,为市民点起一盏盏精神明灯,让浓郁书香飘满了绍兴古城。
从无到有,30余家书房“多点开花”
2015年,越城区图书馆成立。面对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公共服务需求升级的现状,全区城市书房建设同步拉开序幕。
按照“总分馆”建设模式,2016年底,越城区第一家城市书房在北海街道西湖社区落成,西湖分馆又名“越城书房”,面积150平方米,藏书万余册,配备智能一体化借阅设备,可实现自助服务。这意味着,图书馆被搬到“家门口”,将优质公共文化服务送到了老百姓身边。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随后,首家镇街分馆——迪荡分馆建成开放。为进一步彰显优势、凸显特色,2019年,越城区以古越藏书楼创始人徐树兰先生之名,推出了城市书房品牌——树兰书房。在此背景下,西湖分馆升级,“变身”树兰书房。同年,首家新建的树兰书房——府山街道馆也正式亮相。
“前期,城市书房建设数量并不多,由于缺乏成熟经验借鉴,主要依靠街道、社区自愿和自身力量推动。”区图书馆副馆长谢潘佳表示。直至2021年《越城区城市书房(农村书屋)建设(2021-2025年)实施方案》发布,提出:到2025年,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优化、群众使用便捷、公益性与经营性互补的城市书房(农村书屋)布局,全区累计拥有城市书房(农村书屋)不少于28家,并从政策层面落实了资金保障、运营管理等事项。由此,越城区城市书房建设走上了一条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
随着政策推动及标准完善,越城区城市书房建设势头越来越旺,“进度条”不断刷新。这些年,越城区图书馆几乎每年都会发布城市书房建设项目征集启事,镇街社区、企业或个人均可申报,综合考量人口分布、服务半径、空间布局、周边业态等因素,因地制宜择优选取建设点位。
以打通全区服务领域为目标,以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为基点,一家家书房在越城区扎根生长,多形式、多点位分散在城市角落,拉近着图书与广大群众的距离。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15家镇街分馆,13家树兰书房、4家树兰书屋,30余家城市书房遍地开花,推动“书香越城”建设纵深发展。
“今年,我们计划打造完成树兰书屋·陶堰站,同时推动树兰书房·迪荡馆、树兰书房·东浦馆、树兰书房·名人广场馆等场馆建设,进一步完善越城区城市书房版图。”区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说。
一点一景,功能特色“各有千秋”
摊开的书本,飘出缕缕幽香,这个绿色系图案,是越城区树兰书房的统一“身份证”。尽管形象标识、规范标准统一,但走进其内,不难发现每家书房风格各异,在功能特色、服务模式上也“各有千秋”。
走进树兰书房·树鹅王馆,书架上镶嵌着一格格青年卡通图案亮眼夺目,带有“青年”字样的标语随处可见,青春气息扑面而来。以“青春书房”为定位,这里在装修风格上融入了丰富青春元素,还为外卖员、快递小哥等新业态从业者设置了专属“小哥驿站”,提供多项便利服务和舒适休憩环境。
书房的主要功能是阅读,却不仅限于阅读。依托区域特色,拓展服务功能,越城区的许多书房都在探索。例如,位于皋埠街道坝头山村的树兰书屋·坝头山站,结合陆游祖居文化基因,内设撸猫空间、分享沙龙区等功能区,为村民、游客提供了独具特色的书香角落;毗邻历史文化街区的树兰书房·越都社区,开辟了绿植环绕的户外阅读廊道,以及预约制的私密交流空间,呈现浓郁江南水乡韵味,也更好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开在上大路的树兰书房·纵向馆紧挨“纵向书店”,实现书房与书店活动场地共用、阅读资源共享……
“每一家书房都有自己的记忆点,环境好、氛围浓的书房就像是一个景点,总能吸引人走进去,静下心来捧书阅读。”90后青年小夏是城市书房的深度体验者,她明显感受到,如今,书房的数量越来越多,品质越来越卷,颜值与内涵“并驾齐驱”,热度也与日俱增。
城市书房,作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承载知识共享、信息交流、互动阅读等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因此除了延展功能,优化服务同样至关重要。
细看越城区城市书房的运营时间,记者发现,这些书房多在早上8时前后开馆至20时前后闭馆,大部分一周开放6天及以上。其中,最特别的是树兰书房·宝业四季园馆,达到了24小时全天候开放。据去年越城区各家城市书房人气排行榜,宝业四季园馆以月均到馆超5600余人次居于榜首。负责人许曼莉认为,超长开放时间,是宝业四季园馆能够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一方面,我们的装修风格比较现代化,阅读环境温馨舒适;另一方面,24小时开发模式,辐射到了更广泛群体,像清晨五六点有早起的老年人,白天多是考公考研的备考人群,晚饭后主要是亲子阅读,深夜还有下班族来充电,不同时段满足不同年龄层次需求,让书房人气更足。”许曼莉说。
融入生活,引领城市阅读风尚
去年,借助数字化手段,越城区图书馆上线了“跟着树兰读越城”书香电子地图,以坐标标注方式集合了所有镇街分馆、树兰书房(农村书屋),并为它们拍摄了全景视频,配上语音介绍,方便读者通过VR实景体验该阅读点位全貌。
线上“触手可及”,线下随处可见。城市书房,成为越多越市民心中的精神栖息地和文化充电站。为更好提升场馆热度,推动城市书房融入群众生活,区图书馆持续推出“树兰”品牌系列活动,目前已推出树兰工坊、树兰绘读、树兰沙龙、树兰学堂、树兰百科5个子品牌,2023年共向各分馆书房配送活动及展览约230场,参与人次45万多。
“不同子品牌面向不同读者,提供丰富多元的创意活动。例如,‘树兰绘读’主要满足低龄段儿童及家长们的阅读需求;‘树兰工坊’面向5—12周岁的青少年学生;树兰沙龙聚焦成人读者,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旨归;‘树兰百科’则以多种主题的科普展览为主。”区图书馆流通部负责人牛树桥介绍,除了品牌活动,去年推出的“进书房·领徽章”,“我与树兰迎亚运”拍照集赞活动,树兰杯线上征文比赛等都收获了读者广泛好评。
阅读推广活动纷至沓来、精彩不断,掀起一波波全民阅读热潮,让城市书房不断火起来。据统计,仅去年1-5月,全区城市书房就接待服务市民读者11.3万人次,图书流通23.4万余册。
不止是承接配送的活动,各家书房也会自主策划各类特色活动,在这方面,全区唯一一家个人运营的树兰书房·中兴馆表现亮眼,去年全年办了近40场好活动,充分盘活周边高校学子、居民等资源,成为了人气爆棚的打卡地之一。
有颜值、有内核、有流量,在越城区,城市书房早已是推动全民阅读、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一个引擎。城市书房与老百姓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作为树兰书房·越都社区馆的运营者、越都社区党委书记诸妙茵颇有感触:“从2020年书房开放到现在,我最大的感受是,愿意走进书房看书的人变多了,而且浓厚的读书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读者的文明习惯,大家会不自觉地放低音量、把看完的书籍放回原位等等。阅读改变生活,也切实引领着城市文明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