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在芜湖人心中,长江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长江之畔的芜湖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水,是芜湖的灵气所在,也是芜湖最难得的资源禀赋。过去的一年里,芜湖市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结合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按照“厂网河湖岸一体”的系统治理思路,与三峡集团持续合作开展污水治理,推动城市环境改善提升,实现城市与大江大湖双向奔赴。
护一江碧水向东流
冬日暖阳下,十里江湾公园绿意盎然、郁郁葱葱。这条全长10.4公里的生态景观带将澛港大桥、临江桥、滨江公园等地串连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家就在附近,日常就喜欢过来散散步。”市民孙先生对十里江湾的美景赞不绝口。
然而,这里并非一直都是“高颜值”。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芜湖江边船舶运输业繁荣一时,但垃圾堆放、岸边毁绿种菜等乱象丛生,一度是影响周边环境的“顽疾”。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2017年以来,芜湖积极推动长江干流岸线集中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滨江岸线综合整治二期工程的监督管理,保留原有江堤的绿化基础,打造江堤生态活动区、滨江滩涂风貌区、林间湿地风貌区三大生态分区,坚持“还江于民、还景于民、还岸于民”,让滨江长廊实现华丽蝶变。
一江碧水,映射出芜湖绿色发展的生态底色。多年来,芜湖市一体推进城市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在城区、无为市、繁昌区开展6个长江大保护项目,形成政企协作、齐抓共管的合力。近年来,省住建厅对污水治理“三峡模式”充分肯定,芜湖的治水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2023年以来,朱家桥片区按照朱家桥污水处理厂“一厂一策”系统化实施方案,开展“挤外水、大排查”工作,进一步对片区内排水单元雨污混错接,穿渠管等管段缺陷进行排查整治,通过“厂网一体化”强化运维调度,平均进水BOD浓度由2022年58mg/L提升至2023年90.4mg/L,其中2023年四季度平均进水BOD浓度达100.5mg/L。
绘生态宜居新画卷
从十里江湾沿江一路向北,江东水生态公园亦是观景的绝妙之地。公园一角,树龄达数十年的落羽杉林在水中摇曳。行走步道上,炽烈浪漫的红杉林与一汪碧水相依相伴,一叶轻舟一池春水,俯仰之间皆是春江之色。
美景之外,公园的生态功能同样不容小觑。
生活污水经过朱家桥污水处理厂的净化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每天有12万吨尾水经地下管道进入江东水生态公园,利用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污染物的吸收和砾石填料对中水进行过滤、净化。其中,2023年朱家桥尾水净化生态湿地公园二期正式投运,新增了8万吨/天的尾水利用量。经过三到四天,水质达到了地表水准Ⅳ类标准,然后进入城市内河,改善了城市水生态环境。
这是城水相融、人水相依美好画卷中的场景。2023年,芜湖市城区朱家桥、城南、滨江、城东、天门山、大龙湾、高安等7座污水处理厂年处理水量超2.5亿吨,污水处理量较2020年提升了约40%,大幅提高芜湖市城区污水处理能力。朱家桥尾水净化生态湿地公园一期、二期年污水处理量共3600余万吨,中水回用利用率31%。2023年度主要污染物COD 削减量达到37924吨、氨氮削减量达到3662吨。
谱绿色发展新篇章
放眼江城,共抓长江大保护的理念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多年来,长江生态环保集团与芜湖传媒中心合作举行增殖放流活动。截至目前,三峡集团已实现16种珍稀鱼类的人工驯养,至2023年在长江芜湖段累计放流长江珍稀鱼类200万尾。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美好期待,芜湖市委市政府“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绿色发展持续发力,半城山水生机盎然。
近年来,芜湖结合沿江其他城市治理经验,启动“城市智慧水管家”模式。该模式对城市供水、排水、管网、防洪排涝、河湖等涉水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常态化实现城市水生态环境治理,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目前,三峡集团第一个拥有自主产权的项目级智慧水务平台——芜湖排水系统智慧运行管理平台已经成功上线。该平台以城镇污水治理为切入点,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水污染治理,发挥实时监控、运维管理、综合调度等功能,保障厂、网、站联动和稳定运行。
“如果将地下污水管网视作城市的‘生命线’,那么芜湖排水系统智慧运行管理平台则是‘大脑’。”长江环保集团安徽省区域公司副总经理张浩介绍,该平台可对管网问题进行预警、溯源、修复处理,实现水环境统一治理。今后,还将朝着“城市智慧水管家”的方向不断探索。
长江大保护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久久为功的毅力与功成不必在我的恒心。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芜湖将进一步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铆足“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冲劲,全面加强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有山有水有文化的芜湖令人自豪,大江大湖大梦想的芜湖让人向往。
记者 潘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