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轮作业轨迹可追溯风险可预警
宁波海港口岸启用“登轮码”
“上下船请出示登轮码!”5月8日上午,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新加坡籍“长佑”轮停靠码头,2名边检民警立于轮船舷梯两侧。宁波船务代理有限公司员工陈萍打开手机,调取显示绿色的登轮码,仔细核对船只信息后,轻轻点击“登轮登记”。1小时作业完毕后下船,陈萍又在登轮码页面点击“离轮登记”。
5月8日零时起,登轮码在宁波地区海港口岸正式启用。港区作业人员可以凭登轮码上下境外船舶作业。登、离轮两次登记,将作业人员行动轨迹纳入后台可追溯、可比对的数据库,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全球疫情仍未结束,宁波地区海港口岸是“外防输入”的前沿阵地之一。在各海港口岸,代理员、捆扎工、维修工等上万名港区作业人员都可能与靠泊的外轮及船员“亲密接触”。
疫情期间,作业人员究竟登陆了哪些外轮,登、离轮的具体时间,又与哪些国家的船员发生过交集……如何精准倒查追踪这些信息,成为当前疫情防控的难点和盲点。
“登轮码根据登轮人员所登船舶的风险等级、在船上的活动范围和接触人员等信息,实现绿、黄、红码的切换。”宁波边检站执勤五队队长、登轮码研发专班成员郑勇介绍。登轮人员登上存在疫情风险的船舶后,离轮登记需勾选“是否进入生活区”和“是否与船员密切接触”两个选项,任意一项都会触发登轮码降级规则,自动降为黄码或红码。持绿码者可正常工作;持黄码、红码者,登轮作业会受到限制或暂时禁止作业。
据悉,登轮码由宁波边检站自主研发,并在镇海、北仑、梅山、穿山、大榭等宁波海港口岸通用,目前是全国首个。登轮人员只需关注微信公众号“登轮码”,提前在线登记,系统自动识别身份信息后直接赋码。由于登轮码实现了每艘外轮在港期间所有登轮人员基础信息、登离轮具体时间后台数据“共享”,一旦发现疫情可第一时间倒查追踪到涉疫船员船舶接触人员,利于及时采取措施。 (记者 丁珊 通讯员 李翔 李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