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

首页>地方频道>宁波>要闻

转“报废”为“消费” “白菜价”的临期食品如何撑起百亿市场

  临期食品,也被称为临保食品,顾名思义就是接近包装上标注的最后保质日期的食品。

  这并非一个新兴概念——“白菜价”的进口食品,贴着黄色、红色折扣标签的零食,夜间价格“跳水”的猪牛羊肉,捆绑促销的牛奶和糕点……类似的场景在生活中屡见不鲜。近年来,华润万家、家乐福等宁波各大超市都设立了临期食品专柜,线上的临期食品商店也与日俱增。

  临期食品“低价促销”的销售模式,以及背后折射出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理念,让这一消费市场的扩张潜力无限。然而,临期食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时有出现,部分消费者对临期食品也没有明确了解,“踩雷”事件频频发生。

  如何转“报废”为“消费”,让卖出“白菜价”的临期食品成为消费者的“安心之选”?相关领域的探索道阻且长。

  主打“折扣”的消费新宠

  即将过期被扔掉的食物,正在撑起一个不折不扣的“百亿级”市场。

  由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超过3万亿元,即使按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也会突破300亿元。

  被吃掉,或者被扔掉——这是任何食品无法回避的两种宿命。但如果能在临近保质期时,通过多种方式对食品进行低价销售,不仅能为消费者提供“薅羊毛”的机会,也是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一理念的实践。

  记者在宁波物美超市的一家门店看到,该店在收银台附近设置了临期食品专区,消费者在挑选完自己所需的商品后,目光往往会扫过此专柜。专柜上多为距离保质期只有一至两个月的商品,标有明显的特殊标识,价格非常实惠。例如原价5元的某品牌饼干,折后价仅需1.6元。

  麦德龙超市的临期食品专区同样设立在收银台旁。店员告诉记者,由于折扣力度大,购买临期食品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原价较高的进口食品卖得最好,尤其受年轻人的欢迎。生鲜、糕点类大多即买即食,销售情况也很不错。”据店员介绍,临期食品其实也有“回头客”,有些顾客每周都会来门店采购一批临期食品。

  “我经常购买临期食品。”专柜前,一名小伙子告诉记者,他认为“食品临期”并不能和“存在质量问题”画等号,相反,这类商品的性价比特别高。“临期的牛奶往往会打6-7折,一次购买,两三天内就能喝光,价格便宜,也没有什么质量问题,为什么不选择它呢?”小伙子说。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群体的年轻化,正是眼下临期食品规模迅速扩张的原因之一。“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以往临期食品主要面向对价格敏感度更高的中老年顾客群,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其中。他们在追求品质生活的同时,也不忘注意性价比,临期商品就成了他们的‘消费新宠’。”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这一观点在《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中得到了印证。记者在报告中看到,年龄26-35岁的中国临期食品消费者占比达到了47.8%,这意味着临期食品的消费“主力军”已转向中青年群体。

  临期食品有卖点也有“痛点”

  打开淘宝,搜索临期食品特卖店,巧克力、坚果蜜饯、糖果布丁等零食品类应有尽有。充斥店铺首页的,还有“越临近越便宜”“一样的品质,更低的价格”“省钱才是硬道理”等口号。尽管这些商品名称前均标识明显的“临期”两字,月销量也均超万份,但细看差评关键词,不难发现消费者在购买临期食品时踩的“雷”。

  “在网店购买临期食品时,我已经做好了有一定口感差异的心理准备,但遇到包装明显磨损甚至漏气的情况,心里还是很难容忍。部分商家宣称的‘保质期长’其实只是个幌子,保质期剩余时长参差不齐,评价里还有网友称收到了过期食品。”市民王小姐告诉记者。

  如何在购买临期食品时,尽可能降低踩“雷”的风险?记者采访了宁波华润万家某门店的客服经理。他表示,消费者在购买临期食品时,首先观察外包装有无破损,再仔细核算保质期,确保自己能够在剩余保质期内食用完。另外,购买糕点等糖分、油脂较高的食品,或是酸奶、熟食等保质期短且需要特殊储存的食品时,需要注意提前过期的风险。最后,注意不要囤货,理性消费,购买之后及时食用。

  互联网上,有自称“临期老手”的网友总结了一套降低踩“雷”风险的“四不”原则:没见过的杂牌不买、不易保存的不买、自包装的不买、不马上吃的不买。

  事实上,临期食品的“痛点”远不止质量问题一处。正斌超市(港隆广场店)临期食品处理专柜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类似的“便宜好货”其实是“汝之蜜糖,彼之砒霜”,“这种打折促销无法成为大规模动作,一方面会损害商超的品质感,另一方面也会对商品品牌带来伤害。此前,盒马鲜生就因销毁临期食品引起热议,这些折价销售后剩下的食品是个‘烫手山芋’,丢也不是,不丢也不是,就我而言,还是很能理解其中难处的”。

  艾媒咨询数据表明,眼下,仍然有超过60%的消费者对临期食品抱有负面看法,超过半数的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的频率少于每月一次。这说明,目前消费者对临期食品行业的认可度依旧不高。未来,食品行业想要讲好临期食品的故事,需要更多举措以扭转消费者对临期食品的印象。

  临期消费仍需制度护航

  临期食品这个“百亿级”市场的产生,其实与庞大的食品生产销售体系和消费市场的频繁变动息息相关,还有一部分来源于运输和批发过程中造成的破损和临期。根据联合国粮农署的数据,全球每年被丢弃的食物约有13亿吨,占到了全年生产量的三分之一,成本高达2.5万亿。而去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本该正常销售的食品大量堆积在厂家、代理商以及各级经销商手中,更是将临期食品推向了风口浪尖。

  “严格来说,食安法及其实施细则均未提到‘临期食品’或临近过期(保质期)食品的概念。”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由于临期食品的特殊性,这些食品流通环节中的‘剩余品’,容易让部分消费者产生临期食品是过期食品、低质量产品的印象,但从监管角度看,临期食品属于仍处于保质期内的正常食品,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均可依法销售的,消费者可以自由购买。

  “快到保质期的临期食品,若保存条件较好,理论上讲是能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但在营养成分和口感上与‘新鲜出炉’的食品总有一定差距。当然,购买临期食品确实是一种减少食品浪费和家庭支出的好方法。”营养专家建议说。

  那么,如何解决临期食品这个“百亿级”市场存在的进货货源不明、质量参差不齐、缺乏严格监管等问题,就成了该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掣肘。若全国能建立国家、行业、生产企业、流通渠道以及消费终端针对临期食品的监督机制,每个商家能加强自律,严格把好临期食品质量关,才能从源头上消除消费者对临期食品的负面看法,将这一市场继续做大做强。

  所幸,随着近年来相关政策法规的推动和完善,临期食品慢慢走出超市角落,开始迎来行业的“爆点”。

  2012年,原国家工商总局发文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也就是说,到了保质期临界期限的食品需要告之顾客并单独出售。同年,浙江省出台的《临近保质期食品管理制度(试行)》对不同食品的保质期进行了统一界定,此外还统一规范了商场超市对临保食品的销售行为。201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也督促企业严格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和保质期标识等规定,严查临期、过期食品翻新销售。(记者 张凯凯 孙佳丽)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44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