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教育科技人才高效贯通协同,赋能“强城行动”。2月2日,记者从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例会上获悉,去年全市高校“四技服务收入”达到5亿元,同比增长655.6%;在获批立项的138项市级重大科技项目中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项目占86%;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跑出“加速度”。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体制,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 ‘四技服务’增长迅速。”会上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校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温州市新能源学院、温州数据学院等产业学院,新设智能制造装备技术(新能源装备方向)专业,开设“新能源数智精英班”,联合正泰集团组建“新能源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此同时,引进数据领域龙头企业入驻数安港,共建“人工智能数据产业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四技服务”是评价高校、科研院所服务产业创新质效的重要指标,安防学院联合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资源,建设产业学院是我市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生动案例。
会上市委科创委办公室(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聚焦科创平台引育、科技成果落地,探索“科教人”高效贯通新路径,构建全链条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去年我市新引进高能级创新平台11家,共建高校院所技术转移转化机构34家,全市新型研发机构集聚高层次人才、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转化100万元以上科研成果数分别增长44%、74%和96%。成立校(院)地成果转化办公室,推动国科温州研究院等8家单位开展省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浙江理工大学平阳研究院落地全国首单“先用后转险”,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新范式。
加快教育科技人才高效贯通落脚点是激发产业创新,关键要推动企业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构建科教产联动的技术攻关机制,推动科教资源服务下沉,破解企业创新发展的瓶颈难题。”市委科创委办公室(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去年我市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开展以企业为主体的“揭榜挂帅”核心技术攻关,全市获批省“尖兵领雁+X”计划44项,其中企业牵头17项,创历史新高。通过“科技副总”“科技轻骑队”等方式充分发挥高校院所科研、人才资源优势,135支科技轻骑队深入企业,开展技术联合攻关、解决技术难题2072项。
2023年7月,温州市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工作获批浙江省创新深化改革试点,制定出台试点实施方案,明确未来3年工作目标和8项工作任务。会上部署推进今年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省级试点工作,要求我市各地各牵头单位要认真抓好落实,努力在高校服务产业发展、科创平台提升产业服务质量、破解创新资源不平衡、精准培育产业人才、科技金融创新、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等六个方面攻坚克难、实现先行突破。(记者 周大正)
关于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
去年12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全力推进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市委科技强市建设领导小组调整为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完善市域科技创新决策指挥系统,加快构建高质量区域创新体系,统筹推进全市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系统布局全市科技创新重大规划、重大平台、重大产业、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要素等,协调全市科技创新其他重大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