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作者从宁波市第一医院了解到,该院急诊科主任宗建平入选2016年中华医学科普十大新闻人物,同时上榜的还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胡大一、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等9人。
宗建平的上榜理由是这样描述的:2016年出版了《急诊医师值班日志》,把急诊医生临床中“艰难、险阻”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给普通大众,普及医学常识。
开微信公众号
把疑难病例写出来,让年轻医生少走弯路
据了解,这次评选是国家卫生计生委主管的《医学参考报全科医学与精准健康传播频道》会同人民网、新华网与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组成中华医学科普十大新闻人物评选专家委员会,甄选出2016年度中华医学科普领域具有标志性的十大新闻人物。
宗建平今年59岁,做了近40年的医生,一头白发是他的标志。随着互联网的发达,自媒体的兴起,他成了不折不扣的网红医生。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他从2014年开始写的微信公众号《浙江急诊》,里面发的都是急诊医生在临床碰到的各种疑难杂症,一周发一篇,至今发了156篇。这些急诊日志,宗建平自己写的占到近90%,其他医院的医生来稿,他也会发上去。
为什么要在已经很忙的工作中再去开一个微信公众号?宗建平最初的想法是“传承”:“我即将退休,从医近40年,吃过很多苦,流过很多泪,把这些疑难病例写出来,给年轻医生一点借鉴,希望他们少走弯路,不要重蹈覆辙。”
这一路走来,宗建平也坦言自己有过迷茫想放弃,“自己不善于文字,年纪大了打字也不熟练,记不清多少夜晚与假日,我坐在书房电脑前艰难地码字。写到后来感觉文思枯竭,江郎都会才尽,我有段时间迷茫过,为了什么还要继续坚持?后来想想初心,是为了那些病痛中的人,更为自己这几十年跌打滚爬的美好年华。”
让百姓愿意看
努力把急诊日志写得通俗易懂又有温度
201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为宗建平出版了《急诊医师值班日志》。目前,《生活健康报》、《社区医师杂志》、《急诊医学杂志》转登了部分日志,医学界网也作了部分转载。
作者本人一直是《浙江急诊》的粉丝,急诊日志的形式是一个故事引出一个医学知识,文字通俗易懂又有温度,情节跌宕曲折而又是那么真实,几乎没有生硬的专业医学知识,有时候不得不为患者和医生捏一把汗。如果看到最后,医生成功地把患者给救回来了,心里会松一口气。
其实,这是宗建平的一番苦心,他这样写急诊日志就是为了让更多老百姓愿意看,看得懂,看了还能学到防病知识。
“这些年,我们越来越重视医学健康教育,越来越多地通过讲课、宣传册、网络等来普及医学常识,努力教会老百姓防病知识。可为什么一些基本的可笑的低级错误还在不断发生?甚至,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个别明确生育禁忌的妇女不惜生命危险也要为二胎一搏,最后落得惨痛的悲剧。或许我们更多时候忘记了,那些我们听起来、讲起来如此顺口的原理,在一般老百姓听来可能会有雾里看花的感觉。”宗建平说。
效果到底如何
影响力远超出他的预计,不少人纷纷留言
宗建平在从医生涯中遇到的两件事,引起他对精准健康宣教的思考,“一位离休老干部不肯配合治疗,无论医生护士怎么劝,家人怎么哄,都无济于事。后来我喊着陪伴当年那代人的口号激起了他的内在动力;还有一个是信仰上的迎合,我对一个穆斯林患者讲了几句蹩脚的伊斯兰语,表达了对他信仰的尊重,却换来了他加倍的真诚。”
“我认为,精准健康宣教不仅仅是要思考受众需要什么,更要思考如何引起共鸣。很多时候,我们与公众之间的交流并不存在语言障碍,我们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因人因地因势地做宣传引导。只是我们容易忽视一个环节——再浅显的道理,再翔实的数据,都不及一个故事来得让人过目不忘。”
让宗建平意外的是,《急诊日志》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他的预计范围,很多医生把这些故事转给了他们的亲友、患者,有些还直接拿来当医学科普材料。后来一传十,十传百,点击量越来越多。
“原来急性喉炎还会致命啊!”“原来感冒不小心会带来可怕的心脏病。”“原来相比更好的医疗,更及时的诊治才重要。”……这些留言让宗建平觉得特别有成就感,“我会继续写下去,用一颗纯粹的医者之心,把生命的悲欢离合告诉大家,把医学的本真告诉所有听故事的人。”
■感受宗建平文风
医生心头“百草枯”之痛
(节选)
提笔写这篇日志时,耳畔总会回想起那个声音:伯伯,您一定要救救我……揪心的痛,一辈子抹不去,也让我从此以后见到“百草枯”便胆战心惊。
是的,这是一个“百草枯”中毒的患者,年仅16岁。16岁,多好的年纪,还是父母掌心里宝贝的时候,怎么就跟“百草枯”扯上了关系?
我收到急会诊请求,赶到那里时,尽管有心理准备,但病床上那张苍白的面孔依然狠狠刺痛了我。6天前,这个孩子跟父母有点争执,为了吓吓父母,任性的她喝了口家里的除草剂。不过是任性地示威,哪知她随手拿起的这瓶除草剂是百草枯。孩子,你知不知道,百草枯有多么可怕!
这个任性又可怜的孩子很快受到了剧毒农药的折磨,病情迅速加重,出现了难以承受的胸闷、气促。待我赶到时,她两侧肺组织已遭受了严重破坏,呼吸功能接近衰竭,多脏器出现了严重损害的前兆。阅读完病历资料,我忍不住老泪纵横。那一刻,我已经看到死神的影子,却手无缚鸡之力。我悄悄拭去眼泪,强装着笑脸走到她身边,我有千万句话想对孩子说,鼓励也好,安慰也好,哪怕欺骗也好……没等我开口,那个虚弱的孩子却颤抖地张开了嘴巴:“伯伯,我难过死了,您一定要救救我,我只是想吓吓爸爸妈妈,我不是真的,是我不对,我真的不想死!”她极其费力地一个字一个字地哀求着,短短几十个字,她仿佛说了几个小时。我所有的伪装,被她这句低到几乎听不清的话击得粉碎。
这是我第一次面对一个孩子的哀求,在她眼里,我是一个一头银发的长者,更是一个承载着她活下去唯一希望的医生。可孩子,对不起!我有一千个一万个对不起要跟你说。我无能为力!我无法面对你……我已经想不起来我最后是怎样离开的,我只知道多少年后的今天,只要一想起她,一听到“百草枯”三个字,我的心还是会狠狠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