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宁波频道6月6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米兰 徐莹琛 记者 段琼蕾) 在中国人中,Rh阴性血型的比例仅为0.3%至0.5%。因此,Rh阴性血也被称为“熊猫血”。宁波市江北区市场监管局洪塘所的华应滨,就是那稀有的“熊猫人”。
6月5日,记者了解到,从2008年到现在,十年间,他一共义务献血12次,加上两次献出成分血,献血总量已达5200毫升,比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还要多。今年,他还被宁波市献血办、宁波市中心血站授予应急献血先进个人铜奖。
一周前,宁波稀有血型血缘群发布信息称,宁波李惠利医院一名RH阴性A型(俗称熊猫血)血病人,急需同型血型,等待手术,情况十分危急,希望大家能踊跃捐血,正在上班的华应滨知道后,处理好手上的工作,便匆匆赶往宁波第九医院献血点,成功献血400ml。为抢救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得知自己的血型是罕见的‘熊猫血’,说起来也很偶然。”今年47岁的华应滨告诉记者。2008年8月,庄桥街道办事处组织了一次义务献血,那是他第一次参加献血,就捐献了300ml全血。让他没想到的是,一个月之后,他收到了一封来自宁波市献血办公室的来信,信中不仅告知他拥有十分罕见的“RH阴性A型”血,还征求他是否愿意加入“稀有血型名库”。
华应滨说,医生告诉他,全宁波大市的稀有血型人数不到300名,除去每年军人退伍、大学生毕业回原籍,现在在册名单也不到200名,宁波市工商系统中加上他也只有2名,既然自己的血那么稀有,更要捐献出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他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义务捐献者的行列。
“能为救助他人生命出一点力,是无上的光荣。”华应滨说。在他的《无偿献血证》里,清晰地记录着他10年来献血的历程。自从加入“稀有血型名库”后,十多年来,他始终待命听候“召唤”,随叫随到献出珍贵的“熊猫血”。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他每半年都会参加一次义务献血,每次都献出200—400毫升,为需要救治的人带去生的希望。每次通知献血时,他事先都要牺牲“个人爱好”,因为献血前必须戒烟、戒酒、戒油腻,以保证身体健康。
在长期定期献血过程中,华应滨还了解到献成分血更有利于临床医生快速启用血浆抢救病人时,2015年9月,他第一次参加了机采成分血献血。按照《献血法》规定,机采成分血献血可以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每一次他几乎都是掐着时间奉献自己的鲜血。“只要身体状况许可,我将多参加机采献血,以自己的血液多挽救几个病人的生命。”
当问到是什么力量驱使他长期坚持献血时。华应滨说:“无偿献血是每个健康公民的义务。作为一名党员,人民的公仆,我更应该挑起社会的重任,希望用我微小的行动唤起更多人的爱心,让爱和奉献在社会上更广泛地传递。未来的日子里,我还会一直坚持献血。”华应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