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和学员们一起做手工活的肖宝珠。
浙江在线11月08日讯 自11月4日起,本报与江东区宣传部共同倡议,请市民寻找身边的“最美江东人”,为他们鼓掌。
截至昨天,我们已收到网友推荐人物30多人。
昨天一大早,本报热线接到一位张先生的电话。张先生说,我不会上网,只能打电话给你们,有个人你们一定要好好报道下。
张先生推荐的最美人物叫肖宝珠,东柳街道阳光驿站负责人。张先生说,他的孩子有智力障碍,在阳光驿站康复训练了两年,前些日子竟找到了工作。
“以前,我根本不敢想象有这一天,他们(阳光驿站)做了件大好事。”张先生说,肖宝珠和驿站里的老师们,是他心中最美的人。
小小康复中心
让22名智障学员找到工作
根据张先生电话提供的信息,记者来到了东柳街道阳光驿站。这是一家智障人员的康复训练中心。
张先生嘴里的肖宝珠今年65岁了,一头短发,走起路来风风火火。
听说被学员家长推荐为“最美人物”,肖宝珠有些不好意思。她连连说:“我哪够得上格,我们这里的老师才真的辛苦。”
肖宝珠带记者参观了驿站,二楼墙上挂满了各种荣誉匾牌。2012年,驿站被评为全国首批“阳光家园”示范单位,在浙江省只有这一家。
陪同来采访的社区工作人员示意记者看另一面墙,上面贴着已经参加工作的驿站学员照片。他们有的在洗车行工作,有的在快餐店打工,还有的在加工厂里干活。
看着这些照片,肖宝珠笑得很开心。她又推开一间房门,房间左边墙上红彤彤挂满了锦旗。这些,都是学员走上工作岗位后,家长们送来的。
“每次来送锦旗,家长们都会感动地掉眼泪,”肖宝珠说,一个智障人员的背后是一个家庭的辛酸。大家都跟张先生一样,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天。
目前,参加工作的学员已经有22个了。
她一家家敲门
请学员来中心上课
阳光驿站成立于2006年12月,时任东柳街道党工委书记冯伟民在香港考察学习后,提出了建智障人员康复训练中心的动议。
2006年10月,肖宝珠刚从东柳坊社区主任的位置上退休,她以办事认真负责著称,又熟悉当地情况,于是冯伟民把任务交给了她。
肖宝珠说,驿站筹建时最大的困难,竟然是没有学员——居民心存疑虑,不肯把自己的孩子送过来。
她开始和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地上门做劝说工作。
根据各方信息,他们找到家住附近的肖先生。可听说她的来意后,肖先生连连摇头。
肖先生的妻子是一名智障人员,夫妻俩有一对双胞胎。他很清楚两个孩子的智力与正常人有差距。可是他也有自己的顾虑——如果把孩子送去驿站,就等于变相承认他们确实有智力障碍。那自己以后在小区里哪还抬得起头?
肖宝珠几次三番上门做工作,又带肖先生和两位孩子去康宁医院做鉴定。
在一次次的接触中,肖先生被肖宝珠的执着和热心所感动。最终同意孩子去驿站接受康复训练。
孩子拿到工资
家长说先给老师买谢礼
学员们陆陆续续地进来了,但是问题又来了:学员们长期待在家里,跟社会接触很少,很多人性格闭塞,每天呆坐在教室里,一整天一句话也不说。
怎么让学员们动起来?肖宝珠说,街道、残联和驿站一起动了不少脑筋,经商量后,大家决定充分挖掘区域里的共建单位,利用他们的资源,教学员东西。
于是,肖宝珠联系幼儿园老师教学员们唱歌,联系小学老师教跳舞,又联系了医生给学员开展康复训练。听说智障人员能做手工加工产品,有助于他们更快地融入社会。肖宝珠和工作人员骑着电瓶车满城的找小广告,寻找合适的活。
慢慢地,学员们在驿站里的生活越来越丰富。有一天,一位姓毛的家长找到肖宝珠,希望他的孩子能到驿站接受康复训练。
肖宝珠一听很高兴,在此之前,她几次上门劝说这位家长把孩子送过来,毛女士拒绝了,她想观望一段时间再作决定。这次她主动上门,说明驿站的工作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
先前那两位姓肖的双胞胎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后,因表现良好,被推荐到了一家著名的西式快餐店上班,还签订了劳动合同。消息传到肖先生那里,他激动到落泪,跟儿子们说:“你们第一个月工资不用孝顺爸妈,一定要买东西去感谢驿站,感谢老师,感谢残联和街道。”
一路走过来,驿站和肖宝珠收获的荣誉不少。采访中,她一再对记者说,这绝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老师们比她更辛苦。
肖宝珠说,一些学员的智力只有三四岁孩子的水平,连自己的大小便都控制不住,上厕所需要老师给提裤子。
有一次去绍兴参观,路上一名学员大便失禁,整个车厢一片屎臭味,人人掩鼻,全靠老师们拿餐巾纸一点点帮他擦拭干净。
“有时候学员还会发脾气砸东西,怎么劝都不听,”肖宝珠说,这时需要老师特别耐心地给教育他们。老师们的任劳任怨常常令她感动。
肖宝珠说,阳光驿站有今天的成绩与社会各界的关爱更是离不开。在爱心单位的赞助下,驿站几乎每周都会组织学员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她记得2008年,带孩子去看世博会,一天走了20多个馆,比自己任何一次去都看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