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

首页>地方频道>宁波>社会

本是来法庭上讨债的最后双方成了朋友

  明明是去讨债,最后交来个朋友,昨天,北仑法院里上演了这样一幕。

  北仑小伙张某20多岁,去年因为手头紧张,向朋友王某借了6万元,约定一年后归还。

  因为到期还不出钱,今年初,王某把张某起诉到法院。案子判决并进入执行阶段后,张某希望王某宽限一些日子。昨天,法官把双方喊来法院当面协商。

  王某到得早,等了好一会张某才赶来,有些不高兴。跟张某一起来的还有个中年人朱某,自称是张某父亲的朋友。

  朱某表示,张某不是耍赖的人,钱一定会还的,自己愿意做张某的还款担保人。

  这话听得王某更不高兴了,当即回了一句:“说得好听,我哪知道你是谁啊,再说了,光说谁不会啊,就跟那赵括一样,纯属纸上谈兵!”

  朱某反驳:“话不是这么说的,告诉你,赵括我不喜欢,我喜欢商鞅,城门立柱,讲的就是个诚信!”

  王某态度一下变了:“呦,你成语典故知道的蛮多嘛!”

  朱某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古文化我是有点兴趣,看来你也是了,那孟母三迁你肯定知道吧,说的就是父母用心良苦,我今天过来,就是小张爸爸托我的,他们家人确实有诚意的。”

  王某点点头:“四海之内皆兄弟,我们今天碰到也算有缘,好说好说。”

  就这样,两位用各种成语、典故一来一回,不像是在商量还钱,倒像是拉家常了。

  看气氛越来越好,法官适时提出,既然大家有缘,还钱的事不如就各退一步,两人欣然同意。王某更是一改原来态度:“只要你给他做担保,什么时候方便了就什么时候还,反正这钱我也不急用。”

  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张某分两年归还本金及利息,朱某为其担保。

  签协议过程中,王某和朱某从古代文化谈到国内大事,又谈到国际局势,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离开调解室时,两人互留了电话,说以后经常联系。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74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