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德育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知行不一。”象山县涂茨小学校长孙培光告诉记者,他曾经做了一个对比测试,结果让他大吃一惊。
问卷调查和实验测试的巨大反差
孙培光说,他曾经做过一个问卷调查,题目是“如果你看到地上有废纸,扫帚倒在地上,水龙头在滴水,你会怎么做?”调查结果是:98%的学生会捡起废纸,96%的学生会去关水龙头,所有的学生都会去扶起扫帚。
紧接着,孙培光又做了一个实验。他选择了一个还没打扫的楼梯进行观察。令他意外的是,地上明显存在的废纸和倒下扫帚,被路过的学生忽略了,大家似乎忘了之前自己曾在调查表上打过的勾。直到第37个同学捡起了废纸,第42个同学关了水龙头,第68个同学扶起了扫把。
这个出乎意料的结果让孙培光陷入深思。为什么课内认知和生活实践会产生这么大的反差呢?是老师没有向学生进行教育吗?
孙培光告诉记者,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课堂教育不等于德育,德育的本身是实践的,缺少实践环节的德育不是完整的德育。
降低德育重心,开展“日行一善”
为了使德育降低重心、贴近生活和实践,涂茨小学在前年秋天提出“在生活中提升德育”作为德育的发展性目标,简称“生活德育”。
孙培光介绍说,生活德育以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一个中心,以课堂生成、日常养成、主题体验、课后实践、家校联动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落实。而这里面的核心就是“日行一善”。
这学期,象山县涂茨小学的每个学生,都领到一本记录本。他们每天在本子上记录自己当天做的一件善事,每天晨会课大家相互交流、翻阅。
许多学生用稚嫩的笔迹在表格上写着“我帮妈妈扫地”、“我捡起地上的纸片”等日常小事。
校德育主任李夏敏告诉记者,为了让孩子跳出既有的“做好事”模式,将“日行一善”内容归结为四大类。第一,不做坏事;第二,在原来基础上更进一步;第三,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别人;第四,关注社会公益,规劝别人的不文明行为。
“日行一善”行动开展以后,每天早上,以班级为单位初步选出表现优秀者。每周一的全校大会上,还加入“生活德育”一周典型善事环节,将每个班级上报的好人好事进行点名表扬。此外,学校还在每个月末开展“善行之星”评比活动。班主任将这一个月以来全班学生的行善情况进行汇总、评选,产生“生活德育之星”,这种“精神奖励”更提高了学生每日行善的积极性。学校每月还评选出3个优胜班,作为集体的荣誉。每到学期末,在学生平时表现、成绩、期末总成绩的基础上,还将结合考察“日行一善”来评比“三好学生”、“优秀生”。
又一次实验:没有再发现乱扔的果皮
“‘日行一善’要求每个学生每天做一件善事。”校长孙培光告诉记者,“这是让学生每日记着德育操行、时时有意识地将德育融入学习、生活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屠丽琴是一个六年级男孩的妈妈,从孩子一年级起,她就为孩子伤透了脑筋,“孩子脾气不好,总是很暴躁,一点小事就会发火,一度管不住他。但这学期以来,他几乎每天在改变。见到人会主动叫叔叔阿姨,甚至还会收拾自己的房间,人也变得自信了。”
家长张奕说,有一次,她10岁的孩子看到一个拉着三轮车上坡的老婆婆,竟飞快地跑上去帮老婆婆推车。“以前他不会这样,那次行为着实让我感到惊讶。”张奕说,从那时开始,觉得孩子懂事多了。
家长袁飞雪说:“现在孩子有了帮助他人的意识,看到家人有需要,会主动过来帮忙。虽然有时会帮倒忙,但他的变化让我很开心。”
这正是学校最初希望达到的效果,学生把每日做一件好事当成一个举手之间便可完成的家庭作业,久而久之形成习惯,最终达到知行合一。
这两天,孙培光又在学校做了一个实验。那天中午,该校午餐后给每个学生发了一个橘子。“以前每次饭后有水果的时候,总能在路上看到水果果皮。没吃午饭的老师一看校园,就知道今天饭后水果是什么。但这次,我在校园转了一大圈,竟连一片橘子皮也没发现。”